新华社天津10月24日电(记者尹思源、栗雅婷) “我每天骑着自行车取餐,只需要5分钟,很方便。”自从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设了食堂,今年77岁的徐建中和老伴就再也没为一日三餐发过愁。
徐建中的老伴身体不大好,子女也不在身边,以前每天买菜、做饭和家务消耗了他大部分精力。如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定期在微信群内分享食谱,徐建中只需要按时前往食堂就能购买到实惠又营养均衡的饭菜。“每天吃得都不重样,子女也更放心了。”他说。
在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提供助餐等生活服务,短期托养、文娱活动、技能培训等内容一应俱全。
近年来,作为天津市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区的河西区不断完善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网络,通过改建、扩建的方式,打造“区、街、居”三级居家养老服务载体,按照适宜老年人步行距离的700米服务半径,划定“养老服务布局图”,形成“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老人只需步行15分钟左右,就可以把各类生活需求“一站式”搞定。
这个“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渐勾勒出覆盖全区20多万60岁以上户籍人口的“老有所依”。
在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医疗和康复需求必不可少。今年74岁的吴沛书长期被颈椎、胸椎的病痛折磨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配备了康复理疗室,请了专业医师提供健康服务,吴沛书渐渐成了这里的“常客”。“医师不但进行康复治疗,还会指导我们如何居家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现在身体一天比一天好。”刚刚做完康复训练的她转身和记者笑着交流起了训练心得。
“有些老人短期内家人有事无人照料,有些老人手术后子女无法全天照护,都可以在这里进行短期康养。”天津市河西区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冯磊介绍,除了短期康养床位,河西区还在居家养老中心嵌入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健康驿站”,积极探索医疗床位、康养床位、家庭养老床位“三床联动”的医养康养服务机制。
在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搀扶老人在无障碍坡道上行走。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经过多年探索,河西区先后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149个,面积3万余平方米,实现面向街道、社区的助餐、助浴、短期托养、卫生医疗等一站多点服务,越来越多的老人在“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中消除了后顾之忧。如今,这个圈正“越画越大”。
天津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赵康建介绍,当前,天津市正在着力打造“津牌养老”服务品牌,努力在破解大城市养老难题过程中寻找并挖掘出一把“金钥匙”。“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专业化养老服务,让老百姓真正‘老有所依’,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赵康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