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王连全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实干家”,做事不拖拉,说干就干。每天,在火热的连铸生产线上,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不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全年无休,风雨无阻。车间里,铁水进厂、转炉治炼、天车吊运、连铸拉钢……每一道工序的轰鸣声和灼烫感,都让王连全感觉特别踏实,因为那代表着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2004年,王连全第一次走上炼钢炉台。一开始,他一心想着只要多炼几炉钢就可以多为集体增添荣誉,可他很快发现炼钢可不光是热火朝天的体力活,更是一项眼睛要快、准、狠的技术活。“站在炉前,要看炉内火焰浓密、稀疏、亮度的区别,看得准就能一次出钢,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盲目着急,温度控制不准,冶炼时间延长,还会适得其反”。那时,钢水含碳量和温度两样指标合格才能具备一次出钢的标准。为此,王连全长时间站在炉前观察火焰,脸经常被烤得阵阵刺痛,经过几年的磨炼,终于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他可以根据火焰的亮度、火苗的长短和形状判断出的钢水温度和用测温枪测出的钢水温度上下不差5度。就这样,王连全扎根钢铁一线,十年如一日执着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激扬青春。2020年,王连全开始担任联合特钢公司炼钢厂厂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王连全的人生哲学,这种“永不满足,不断超越”的精神也渗透在炼钢厂的发展历程中。几年来,他摸索出一套以“转炉为重点,连铸为中心,设备为基础”的生产组织理念,确立了“温度是灵魂,节奏是关键”的调度原则,积极转变生产管理模式,走精细管理、精益生产的发展之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坚持强化基础管理,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明显改善。2022年,炼钢厂全年完成吨钢煤气回收166m³,同比增加27m³,增幅达16.27%;渣料消耗也从44.74kg/吨钢降低到35.97kg/吨钢,王连全的提案《关于降低转炉冶炼用造渣料消耗的提案》,荣获2022年度“聚合力 促发展”全国职工代表优秀提案。同时,通过狠抓生产管理、强化安全意识、严抓工艺过程,炼钢厂全年安全无轻伤及以上事故、无环保事故、无设备事故实现了产量与质量双提升。
王连全十分重视职工成长,“企业想要长期、稳定地炼出好钢,只有一两个好炼钢工是不行的”。为了能够帮助公司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炼钢工人,他通过开展技能大赛、以师带徒、案例学习、“班后会”等,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勇于创先的成长舞台。得益于此,大批员工被王连全这一“伯乐”相中,成长为技术骨干,在多个比赛中“崭露头角”。董震,就是其中一员。2021年,董震参加第四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知识网络竞赛成绩优异,荣获“钢铁行业学技能知识标兵”。“为了让我全力赴赛,王厂长专门给我准备了复习的地方,还时不时给我‘开小灶’,没有他的鼎力支持,我很难取得这样的成绩。”董震如是说。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王连全特别喜欢向工友传授自己的操作经验。为了让年轻员工快速成长,他将自己积累的操作经验汇集成册,编制完成《连铸坯与热轧带钢缺陷浅析》。他总结的学习资料让职工们如获至宝,同时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提高了员工的理论水平,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颗执着的心。王连全。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走过来,走在这个他熟悉的岗位上,无论荣辱得失,他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力拼搏,用辛勤的汗水灌溉出丰收的果实,为钢铁事业的发展释放着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