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绛12年如一日,坚守职业教育国际援助教学一线。曾多次受到中埃合作院校、埃塞教育部职教司、埃塞教育部、埃塞劳动与技能部、中国驻埃塞使馆的嘉奖、表彰。2018年,江绛作为援外优秀教师代表,应邀参加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22年9月,荣获天津中华职教社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应用案例成果二等奖。
2011年,江绛受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委派,赴埃塞俄比亚教育援教,将中国职业教育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融入到埃塞俄比亚本土教育教学中,为其所在专业开发教学培训资源,为埃塞俄比亚开设全国首家“先进电子技术实验室”,开发完成了全球首套“单片机阿姆哈拉语显示系统”。12年来培训培养非洲教师、学员近2000人,覆盖埃塞俄比亚全国所有职业院校及东非地区合作院校。驻埃援教期间,江绛受到埃塞俄比亚教育部、埃塞俄比亚合作学校数次挽留,其任期一延再延。2019年起,江绛参与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项目建设工作,常年驻守非洲职业教育教学一线,为中非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事业做出贡献。
人民日报、央视、人民网、《半月谈》、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网及埃塞俄比亚官方媒体等对江绛和他的学员进行专访报道,报道二十年来中埃两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成果和二十年来中国“技术教师海外援教项目”对埃塞俄比亚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贡献。
2022年2月15日,《人民日报》刊文《大道不孤 中非职业教育——为中非友好合作增添新的内涵》,采访江绛和职教孔院“中文+职业技术”培训学员,报道埃塞俄比亚职业教育孔子学院“中文+职业技术”十余年培训成果。2022年4月30日,央视频道CCTV1播出五一专题节目《奋斗成就梦想|江绛:从支教到埃塞 “鲁班工坊”老师》;2022年4月30日,在央视频道CCTV新闻播出《特写|在埃塞俄比亚实现“技术控”教师梦》中对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中方技术专家江绛进行了人物专访。内容以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工坊学员、江绛的援外故事为蓝本,报道了二十年来中国“技术教师海外援教项目”对埃塞俄比亚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贡献。2022年7月13日,人民网(中文)以《马哈丽特:从受益者到耕耘者——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开出希望之花》;人民网(英文版):以《China-funded Luban Workshop to modernize industrial workforce in Ethiopia(中国建设鲁班工坊培养埃塞俄比亚现代化工业人才)》为题,报道江绛的学生,现任埃塞俄比亚合作院校鲁班工坊本土教师马哈丽特专访。2022年第15期《半月谈》,以《鲁班工坊“出海”,擦亮中国职教名片》为题,介绍了江绛在海外坚守多年,培养当地学生的事迹。2022年12月19日,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以《鲁班工坊:从这里走向世界》为题,采访报道江绛在海外坚守多年,为埃塞俄比亚培养职业技术学生。2023年1月3日,中国网,以《七千公里,中国职业教育走入埃塞》为题,报道江绛跨越七千公里,助力中国职业教育走入埃塞俄比亚的感人故事。2023年1月28日,人民日报(第03版)以《扎根埃塞 造福当地》为题,采访报道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中方负责人江绛扎根非洲职业教育一线12年,为当地培养上千名懂技术、会中文的技术人员和教师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