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原第一热电厂改造焕新的金茂汇商业综合体。
蜿蜒海河畔,津沽风韵现。
出天津站,沿海河东岸漫步,曾经的老工业区再次惊艳世人。
由原第一热电厂改造焕新的金茂汇商业综合体,似在轰鸣声中重生,成为新的城市地标;
由天津棉纺三厂老厂房改造而来的棉3创意街区,入驻企业超过90%,网络经纪公司、直播企业、网络带货平台公司等新业态聚集,创业氛围浓厚;
在堪称新中国工业发展“活化石”的天津第一机床总厂,机器轰鸣,塔吊林立,这里正在进行更新改造,未来将打造成为汇集智能科技、工业设计、数字经济以及文商旅融合的产业、商业集群;
曾经的蓝天牙膏厂变身医疗器械产业聚集的主题园区,曾经的河东区建委大院成为全国首个以二手商品为主题的电商产业园,原天津市河东豆食厂变身以电商产业为主题的沽桥里产业园……
作为天津曾经的老工业基地,河东区越来越多的旧厂房变身“新地标”,“工业锈带”变身为“生活秀带”“产业秀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今年以来,河东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中心城区更新提升行动的部署要求,科学谋划、积极推动,以城市更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科技创新、完善城市功能、保障民计民生,不断激发河东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我们持续优化完善‘一站一带一园多点’(天津站广场、8.28公里的海河东岸发展带、金贸产业园以及井冈山路、津龙湾等周边城市更新项目)空间布局,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有效用好闲置土地、老旧厂房等资源,深入挖掘存量资源价值,加强存量资产优化整合,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吸引更多产业项目落地,实现腾笼换鸟、转型升级。”河东区委书记周波说。
腾笼换鸟 优化产业生态
城市更新是实现产业升级的有效方式。
走进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及周边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现场,机械有序运转,工人紧张施工作业,项目建设“火力全开”,一派繁忙景象。
有着72年历史的天津第一机床总厂,曾是中国齿轮机床行业的领航者,1953年,我国首台全齿轮机床就诞生于此,这里是中国机床行业“十八罗汉”中为数不多保存下来的老厂,堪称新中国工业发展的“活化石”。2014年,随着企业陆续搬迁,26万平方米的老厂区闲置下来,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工业建筑、设备和文物多年尘封。2020年,厂房闲置后,河东区及时跟进,结合城市更新,按照“边建设边运营”的思路进行项目谋划。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厂前院和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办公厂房的修缮和加固。由厂区原有食堂改造而成的招商和营销中心业已建成使用。”天津泰达融宇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路阳介绍说,按照规划,未来这里将导入央企区域总部、装备研发及上下游产业、研发成果转化中心,形成以智能科技、工业设计、数字经济及文商旅融合的产业、商业集群,目前,百度AI(人工智能)赋能中心、中集建造等28家智能制造类企业相继签约入驻。
河东区作为老工业城区,拥有市内六区近三分之一的老旧厂房资源,打造特色产业主题园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9月开园的河东区蓝天医疗器械产业园,其前身蓝天牙膏厂曾经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牙膏生产基地,占地面积1.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8万平方米。
“为加快该项目更新改造,我们组建了医疗器械产业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顶层设计、统筹推动,充分发挥区属国有企业功能作用和产权单位主观能动性,整个项目从谋划设计到施工改造再到投入使用不到100天的时间,着力打造集研发、贸易、加工、检测、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医疗器械产业园。”河东区产促局党组书记、局长马俊猛说,“为优化园区产业生态,河东区出台了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专项支持政策,并将政务服务窗口前置进驻园区提供服务。广泛对接院所高校等资源,发挥产教融合优势,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试验检测检验平台,聚集各类资源要素,打造高端智能绿色的高科技创新型园区。”
乘势城市更新,河东区加强新产业谋划,围绕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6大主导产业,聚焦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智慧交通等10个细分领域,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至8月底,共引进主导产业企业624家,注册资金30.89亿元。此外,该区还积极盘活闲置低效空间载体,充分挖掘92处存量工业厂房、24处闲置工业用地、35座商务楼宇资源,接续打造一批产权清晰、产业集聚、行业多元、配套完备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微”产业园,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城市更新是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建设由增量扩张向存量提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周波说。
科技创新 做足“地”“电”“核”文章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城市更新的内在要求。
位于河东区金贸产业园东南侧的天津电气科学研究院东院正在紧张施工,这个闲置了六七年的院区经过提升改造,将打造成一个综合性智能电气检测认证基地。
“东院先期建设3个实验室,包括新能源实验室、智能动力实验室和10米法的电磁兼容暗室实验室。”天津市帅超科技园有限公司经理庞智介绍,帅超科技园是天津电气院下属子公司,拥有具备国家资质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目前入驻企业达到117家。“我们将充分利用园区另一部分闲置办公用房,在提升改造后招纳更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入驻。”他说。
河东区有关地质、电气、核能等科研院所资源富集,区内现有7家国家驻区科研院所、5家市属科研院所、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多个市级创新平台。
“基于优势,河东区在‘地’‘电’‘核’上面做足文章,与驻区‘大院大所’合作,打造‘地’‘电’‘核’创新联合体,把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努力打造多种形态的科技产业园区,形成更加浓厚的创新发展氛围。”河东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张昭遂说。
据介绍,河东区立足“大院大所”集聚的优势,依托21家驻区中央企业总部和8家国家级科研机构,组建“智慧核能”“地质海洋与生态”创新联合体,服务港产城融合发展产业园、中航建平台经济园、鑫帅领科技园、帅超科技园等特色园区高质量发展。在人才领域,着力推动产教融合,不断完善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营造良好软环境。今年以来,累计落户60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2万余个,发放各项创业补贴487万元。
载体创新 催生新业态延展
闲置载体的“二次利用”,为二手商品流通搭建了新载体。每个周末,位于河东区十四经路的原河东区建委大院里都热热闹闹,挤满了前来“淘宝”“捡漏儿”的人……
去年6月,作为城市更新改造项目,河东区与广泽集团合作,将十四经路3号资产进行了升级改造,将空置楼宇重新启用,由河东区属国有企业引入实力民企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负责运营管理,为河东区深化国企改革、盘活闲置资产、推进城市更新探索了新的路径,成为天津市城市更新的新亮点。经过改造后,这里成了全国首个以二手商品为载体的电商产业园——二次方二手商品流通电商产业园。
二手商品市场火爆为城市发展新业态提供了全新机遇。二次方二手商品流通电商产业园探索研发全业态产业链运营系统,不仅解决了困扰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多年来的信任、合规经营等难题,更让企业在其中互相协作、上下游拓展,逐步形成新业态。
“目前园区吸引注册企业180余家,涵盖二手奢侈品、数码、乐器、玩具、箱包、手表等高净值生活消费循环类企业、环保科技类企业和‘双碳’服务企业,形成二手商品流通产业的聚集高地。从开园至今16个月的时间,营业额近4亿元,全口径纳税近600万元。” 广泽集团总经理李小菲介绍说,“明年,园区还将启动占地5万余平方米的二期项目。”
“二次方二手商品流通电商产业园的成功运营,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和天津市关于发展循环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也是河东区加快‘四个之区’(创新转型示范区、城市更新实践区、直沽文化繁荣区、宜居宜业承载区)建设、推进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周波表示,“今后,河东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城市更新为总抓手,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系统谋划、狠抓落实,加快打造‘金创河东 津韵家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河东力量。”(记者宋德松 吴迪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