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 > 信息 > 正文
2023 11/28 20:42:56来源: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意志坚定敢向前,技术精湛保安全

信息 2023-11-28 20:42:56    来源: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字体:
分享到:

  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道路桥隧突发事件应急技术数据采集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成立于2013年,是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应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击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致力于天津市道路桥隧的应急抢通技术支持工作,扎实做好抢险决策所需数据采集、结构状况评估、抢通方案编制以及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下达的其他应急任务。突击队成员主要由交科院工程检测中心技术骨干组成。这是一支热情专业、敢于创新的工作团队,有着丰富的检测经验和随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他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使命感,时刻准备着为保障人民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突击队队员爱岗敬业,从思想上摆正自己的“第一枚纽扣”,他们争做应急数据采集头兵,比只比谁更能吃苦,看只看谁技术更硬。他们先后应对了桥梁火灾事故、车辆船只撞击桥梁事故、挡土墙坍塌倾覆事故、桥面道路塌陷事故等50余起,通过快速检测与精准评估,大大提高了事故应急检测评估工作的时效性、科学性,为应急处置争取了宝贵时间,为天津人民的安全出行做好技术保障。

  下苦功,深钻研,强能力。为锻炼过硬的应急技术,提高“道路桥隧医生”本领,更好地提升应急技术支撑能力,突击队就桥梁火灾、碰撞、道路塌陷等各类事故开展了研究工作,成功研发了多项快速检测及评估技术。另外,针对道路桥隧的“疑难杂症”,自主研发了无人机、无人船、水下墩柱自动检测设备、支座检查仪等“海陆空”检测设备,极大地提升了应急检测能力。同时,突击队队员们深耕科研,始终站在技术前沿,近年来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6项,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十余项,为突发性、困难性检测做好了充分准备。

  今年,台风“杜苏芮”肆虐京津冀,处于24小时防汛值班状态的天津市交通科学研究院于8月9日上午11点25分接到天津市交通运输委紧急通知:静海区台头镇梁台路跨越东淀大清河的革命桥,将作为防洪专用土石方运输通道,因其重载货车通行量大,为确保通道运输安全,需对该桥上部主要承重结构状况进行检测排查。

  当日中午12点30分,第一批突击队队员到达现场,他们立即采用无人机和快速量测设备对桥梁周围环境及桥面整体铺装状况进行了排查。随着第二批突击队队员及桥梁检测车、应急检查专用车等陆续就位,队员们运用专用设备,借助检测车近距离对该桥的主梁、支座、盖梁等主要传力构件进行详细排查。而后结合桥梁现状,布设了专用桥梁连续监测设备,对桥梁关键受力构件——主梁的相关参数进行远程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预警,确保桥梁和行车安全。

  突击队队员们现场与专家汇报会商,细致研判桥梁状况;星夜赶回交科院对检测数据进行详细分析、编制检测报告并及时送达相关管理部门,为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并通过实时监测,保障防汛物资运输通道的安全。

  随着洪峰过去,永定河泛区、东淀蓄滞洪区水位逐渐下降,为进一步确保群众返乡通道安全,交科院主动当尖兵、打头阵、挑重担,迅速组织突击队成员做好应急检测工作。8月15日,突击队主要负责人及技术骨干反复推敲研讨,连夜确定作战方案,并根据道路、桥梁的位置和类别,将突击队分为八个突击小组进行攻坚。8月16日一早,八个突击小组兵分多路奔赴永定河泛区,采用各类先进设备及自研的无人机、无人船、水下专用设备、支座检查仪等,对公路路基路面、边坡、支挡结构及桥梁状况开展应急检测评估工作。

  至8月25日,突击队开展抗洪抢险应急行动17次,累计投入人员330余人次,车辆100余车次,设备330余台套;先后完成了东淀蓄滞洪区和永定河泛区道路检测260余条,累计检测长度360余公里,桥梁检测40余座。每天检测结束后,突击队队员们迅速赶回交科院,连夜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对其受损状况、通行能力和抵御次生灾害能力进行评估,形成检测报告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为受洪灾影响的人民群众尽早安全返乡争取宝贵时间。

  八月中旬正是三伏天气,突击队队员们头顶烈日战高温,汗水湿透了衣衫,泥水浸湿了裤腿。为了尽快恢复路桥通行,突击队员们加班加点、竭力压缩休息时间,一个面包就是一餐。他们说:“我们早一点出来检测结果,父老乡亲们就能早一点回到自己的家,他们是抗洪英雄,我们要竭尽所能为大家做好保障,绝不能让亲人们遭受二次伤害”。队员们坚守使命,不辞辛苦,用心用情护航人民群众归家之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突击队队员们初心如磐,始终把保证人民群众安全出行作为首要职责,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不断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这份责任担当。他们不惧困难,不畏风险,面对急难险重敢于迎难而上,面对风险挑战敢于挺身而出,凭借事争一流的精神、攻坚克难的锐气、高超过硬的本领,出色地完成了一次次紧急任务,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为天津交通强国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责任编辑: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