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敏在天津市宁河区玫瑰园葡桃农庄大棚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白佳丽摄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白佳丽
2023年夏,韩建敏蹲在闷热到令人晕眩的大棚里,用剪刀剪去一个个西红柿根蒂,以防长途运输时戳破其他西红柿表皮。滴滴汗珠落在脚下,浸润着小块的深褐色土壤,她突然意识到,与这片土地重新联结上了。
从北京的职场,到天津的农场,作为一个新农人,韩建敏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生活与精神上的“回乡”。刚刚过去的2023年,她的农庄也走上正轨。
韩建敏是天津市宁河区玫瑰园葡桃农庄的负责人。与许多“80后”一样,她从小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期待着探险。
3年前,韩建敏辞去薪资不错的程序员工作,回到天津市宁河区小沙窝村。“我家过去只种了十几亩葡萄地,2014年我父亲承包了100多亩地建起了葡萄园,结果年年亏损。当时觉得自己要再不回来,赚的钱都不够他们赔的了。”说起回乡的原因,韩建敏现实又直白。
从回乡开始,韩建敏形容自己“交了很多学费,一家人一起摸爬滚打”。2023年伊始,韩建敏觉得随着疫情防控转段,农场的葡萄、桃子、萝卜、土豆一定会有好销路,采摘园里也会迎来蜂拥而至的客人。但现实并不如预期。
“有次我爸拉来一大巴的游客来果园采摘,最后只买了200多元的葡萄。”韩建敏说,这一趟没有赚钱,反而赔了近600元。“在北京一月赚一两万的工资觉得挺累,结果回来发现农民都是一块钱一块钱地赚,更不容易。”
为了把“一块钱赚成三块钱”,韩建敏不断改变种植方式,“葡萄上天”就是办法之一。根据考察和学习来的方法,韩建敏对农庄28个大棚进行种植“改革”:原本摊在地上的葡萄藤被悬空架起,空置出来的地面种上了西红柿、萝卜和土豆。“施一次肥,天上、地下一块用。”
一边是改变,另一边还有坚守。韩建敏回乡后,一直坚持发展绿色农业,主要种植56种葡萄和30多种时令果蔬。
拿起一串“阳光玫瑰”葡萄,抖动着晶莹的果实,韩建敏说:“因为不打膨大素,也不打农药,我们的葡萄并不鲜亮,但是口味就像小时候吃的那样。”
农庄的发展却因此遇到更多难题。几年前,农庄的葡萄往往卖一半、坏一半,韩建敏的父亲也曾质疑过这种坚持。但韩建敏始终认为,这是农场的核心竞争力,不能轻易改变。
韩建敏口中“除了长得有些丑,其他没毛病”的果蔬,在2023年终于得到认可,农庄成功被认定为天津市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韩建敏还顺应宁河区发展农文旅融合的趋势,办起了研学、科普、品鉴会等活动,在农庄中陆续打造起动物互动区、百果园采摘区、拍照打卡区、葡萄观赏区等,从单纯的采摘,升级为让游客零距离感受农学文化的魅力。
“看咱们院墙上的画、科普长廊里的文字,都是我一笔一笔画上去、写上去的。”韩建敏指着这些并不专业的作品,眼里透着光。
韩建敏说,回望过去的一年,她比在北京打拼时更忙更累,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但身体却更结实了,心里也更充盈了。
去年冬天的一场暴雪,让整个华北地区气温骤降。那天凌晨,怕大棚里的果蔬被冻坏了,她和父亲摸着黑、披上袄,在大棚里点了半晚上的竹炭增温块。“我当时就想,关关难过,关关也必须认真过。”
进入冬闲后,韩建敏和父亲算了一笔账。2023年,农庄整体投入68万元左右,目前收入是75万元,终于扭亏为盈。其中,研学占到总收入的8%,团建占到10%,文旅占到12%,而农产品则占总收入的七成。
冬日的农场里,葡萄藤已经冬眠,西红柿正在育苗,还没找到买家的萝卜仍在地里等待。“我们没有大笔的资金支持,发展的过程就是慢慢试、滚雪球。眼前我能肯定的就是,农业是长期的坚守,是我和父亲的当下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