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教委获悉,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天津市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施方案》。从今年起,本市相继启动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教育数字化赋能工程、学生帮扶资助工程等八大工程,重点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城乡教育一体化、师资配置均衡化、教育关爱制度化。
“到2027年,本市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供给总量进一步扩大,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本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经费投入、治理体系适应教育强市需要,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实现区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适龄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说。
从今年起,本市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优化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各区根据城镇化发展形势和人口结构变动趋势,优化调整学校布局规划,构建区内跨学段学位资源共享和动态调节机制,实现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的良好匹配。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持续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辐射引领2.0工程。南开中学、天津一中、耀华中学、新华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等学校与滨海新区、红桥区、河北区、河东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宝坻区、武清区、静海区、宁河区、蓟州区合作办学,推动合作共建学校高位起步、优质发展;统筹中心城区与其他区域,和平区、河西区、南开区与河东区、红桥区、河北区结成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区域优质教育高地;推进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完善办学机制、健全运行体系,带动相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和新建学校实现整体优质发展。
实施教育数字化赋能工程。推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和应用,建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天津分平台,推进“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丰富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加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市级试点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服务效能。提高师生信息化能力水平,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着力提升师生数字化素养和能力。
实施基础教育强师工程。各区在每年教师公开招聘前,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优化各学段生师比,满足教师招聘补充需要。按照配备标准配足思政、体育、美育、科学、心理健康等教师。深化“区管校聘”改革,采取“管理团队+教师团队”交流形式,深化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改革,交流教师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比例不低于20%,交流教师中骨干教师比例稳定在50%左右。
实施教育群体公平发展保障工程。推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益。关爱特殊群体,坚持精准分析学情,全面建立学校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健全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完善专门教育保障,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天津市专门教育工作若干举措。
此外,本市还将实施民族教育发展工程,支持对口支援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施学生帮扶资助工程,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提升学生资助精准化水平;实施卫生健康文化体育强化工程,加强学校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丰富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实施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程,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记者雷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