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京东校园SMART智能工厂落成仪式暨京津冀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举行。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巡视员吴立国发表致辞,对京东校园SMART智能工厂的落成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京东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京东校园SMART智能工厂的成立,不仅是校企融合的重要成果,也是天津市技工院校与知名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的有益尝试。双方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共建实训中心,将京东智能化设备生产线引入校园,实现了教育与生产的无缝对接与深度融合。此举将全面提升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和办学能力,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将加快天津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为天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将推动天津市技工院校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中提供更为坚强的技能人才支撑。
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赵学术汇报了学院近两年来在校园建设和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果,并表示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深化产教融合,扎实推进产业学院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京东物流科技副总裁范广辉表示,校园SMART智能工厂的正式落成,标志着京东物流集团与学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下一步,集团将利用自身品牌影响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们发展赋能,促进学生、企业实现双赢。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职业教育处处长李力发表讲话,介绍了天津职业教育建设的重要成果。他指出,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他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坚持立德树人,引领学校全面改革;二是要实现协同创新,培育学校发展新动能;三是要深化产教融合,展现助力产业新作为。希望校企双方不断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营造校企合作新生态,抓实产业学院建设,形成多方共赢的渠道载体,推进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持续将教育资源潜力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职业培训处处长杨奕总结发言时强调,校企双方要形成合力,发挥效能,推动产业、教育培训、评价一体化发展,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产业、教育、培训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启动仪式上,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与京东物流集团签订了《共建京东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合作备忘录》和《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合作协议》。并为“京东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京东校园SMART智能工厂”“京东—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揭牌;现场为第一期“京东智能装备装调技术”培训班代表颁发首张“京东智能装备装调技术”培训证书,并举行校企师资互聘仪式。
随后,在校园SMART智能工厂举行了开线仪式,学院首台“地狼”AGV智能搬运机器人亮相,标志着学院与京东物流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在京津冀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全国智能供应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代表围绕产教融合进行了专题讲座,为京津冀地区智能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向。
下一步,在天津市人社局、市教委的指导下,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将不断完善京东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京东校园SMART智能工厂内涵建设,创新校企利益共享机制,不断增强校企合作活力,努力将京东产业学院和SMART智能工厂打造成天津市行业共同体的新典范、全国产教融合的新标杆。培养出更多符合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人才强市、教育强市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