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2月27日电(王宁、李媛)沐浴着春日暖阳,天津市宝坻区林亭口镇广袤的田野上生机勃勃。作为远近闻名的“大蒜之乡”,这里的“六瓣红”大蒜正迎来栽种的关键时期。
2月25日清晨,大蒜种植大户尹义站在田边,望着新栽的大蒜,眼中满是期待。他负责的农场规模不小,大蒜种植面积达150亩。
“咱这儿的蒜,辣、香,还回甜,卖得特别好。但有一点不好,得赶这几天栽完,晚了早了都不成。过去一到这时候就犯愁,现在电气化种植,让我们心里踏实了很多。”尹义说。
农场的小院里,一台约5米长的红色“蒜种分瓣分选机”格外显眼,只见工人们把提早晾好的蒜头倒入机器,传送带自动将其送入滚筒,一粒粒白白的长着嫩绿色新芽的蒜瓣便进入了筛框,一层层的筛框过滤之下,好蒜大蒜进入收集袋,瘪蒜残蒜则直接掉进了垃圾桶,不消10分钟,满满一袋子优质蒜种便呈现在眼前。
据了解,传统的大蒜种植需要人工选种,以老尹的种植规模来算,以往光是备种一项就产生人工成本6万元左右。而现在这样的电气化分种机,满打满算用电不过800度。
从今年春耕前开始,国网天津宝坻供电公司林亭口供电服务中心外勤三班班长常玉帅和同事就多次来到农场,从变压器到灌溉线路,从配电箱到抽水机,逐一对电力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保障农户春耕设备顺利运行。
尹义的手机里,北斗导航的联合播种机传回了实时画面。如今,灌溉、播种、施肥、驱虫各个环节都有电力做支撑,先进的农业技术成为农民增收好帮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