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11月12日电 当前,天津市东丽区正以一场“科技+生态+人文”的深度融合,书写着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从新天钢工业旅游景区的研学热潮,到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的绿色供能;从范庄全媒体实训基地的数字赋能,到星火智慧城的科学启蒙……这片热土上,科技与生态的交响曲正奏响高质量发展强音。
钢铁脊梁的绿色蜕变:从“传统工业”到“生态和谐”
“过去觉得钢铁厂就是灰尘满天,现在这里成了景区!”10月19日,带着孩子参加“新天钢印象·钢小萌探秘研学营”的家长王女士感慨道。今年以来,这座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接待来访达4万余人次,仅10月份,就有4700余名院校师生、政企代表、社会人士到这里研学参观和走访交流。钢水奔流的生产线与“万马奔腾”艺术雕塑相映成趣,硬核工业与诗意美学在此完美交融。
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成为东丽区钢铁产业的“主腔调”。天津友发钢管集团以每年超15亿元的研发投入,推动焊管技术持续突破,每周生产的钢管足以绕地球一周;荣程钢铁集团开发出18款高端钢材新品,6项专利达国际领先水平;天津钢管大口径钢管加工能力提升,产品应用于国家重点项目。更令人瞩目的是,东丽区5家钢铁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获评环保绩效A级企业,其中荣程钢铁累计投入66亿元环保资金,投运8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减碳3.66万吨。天津友发钢管集团厂区内,67.3MW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均发电1566万千瓦时,3座国家级绿色工厂与AAA级旅游景区交相辉映,成为工业与生态融合的典范。
能源脉搏的智慧跳动:从“传统火电”到“清洁枢纽”
走进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的智控大屏前,发电数据持续攀升。“这里输送的不只是电能,更是清洁的未来。”公司负责人指着厂区内铺满的太阳能板介绍道。作为华电集团在津最大电厂,军粮城公司现拥有1台65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3台350MW超临界燃煤机组,年发电能力140亿千瓦时,供热面积超3100万平方米。
从首台5万千瓦机组到国内首台9H型65万千瓦燃气轮机,再到风电光伏协同发力,这座“60后”老厂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二次能源利用,年自发电11亿千瓦时以上,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97万吨。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以“奉献清洁能源 创造美好生活”为使命,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获评全国文明单位、中电联“AAA”信用评级等荣誉。

数字乡村的链式突围:从“田间地头”到“云端市场”
“家人们看,这是刚摘的葡萄,甜度18°!”在范庄全媒体人才实训基地的直播间里,主播正热情推介特色农产品。通过抖音矩阵账号与“供享村社”线上商城,范庄股份经济合作社构建起“培训—就业—助残—非遗—助农惠民”全链条:居民在直播间下单,次日新鲜果蔬直达社区;残疾人参与非遗产品创作,通过鼎利平台对接爱心企业;党建引领的“百村百社党建联建 助力乡村振兴 带动乡亲共富”项目,结合共建村现有资源,设立“一村一品一产业一平台一达人”,以及注册商标、孵化村达人等项目,使共建村农民增加收益。
以“六基地一学院五平台”为支撑,通过全媒体运营人才实训基地、农民就业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已开展公益培训覆盖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群体超千人次,带动周边村庄农产品销售增长40%。

民生温度的科技注解:从“数据流转”到“人心贴近”
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客户服务中心,AI系统正高效处理海量重复查询,将人工客服的时间留给更复杂的诉求。“您别着急,马上为您处理……”屏幕前,客服人员温和的声音抚平用户焦虑。
而在星火智慧城的科学探索中心,孩子们的惊呼声此起彼伏。他们组装电动小车、触摸航天模型,在三维影像中遨游宇宙。“这些童年‘哇’声,是未来科学家心田里萌芽的种子。”该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互动体验装置与手工课程,已吸引超万名青少年参与科普实践。

东丽有腔调:传统与现代的交响诗
从胡张庄村葡萄架下的滴灌技术,到骆驼房子村百年老汤烧鸡的非遗传承;从魏记扣肉演绎的本土化宫廷菜,到银河大酒店唤醒的海洋记忆,东丽区的转型始终根植于文化基因。如今,海河的“天津之翼”景观桥与东丽湖畔的观湖城堡酒店构成现代美学地标,新立街文化中心的乒乓台前居民们挥洒着汗水……这里既有钢铁脊梁的硬核力量,也有生态文明的柔美底色,更有一代代东丽人用智慧与汗水铸就的“有腔调”发展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