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昨日召开的“卫生健康为民服务十六项举措”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已超过90%,市域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互认项目达539项、医联体内检查检验项目全部互认,全市16个区均有可提供血液透析服务的医疗机构。
今年年初,市卫生健康委将“取消门诊预交金,试点探索推行门诊‘先诊疗后付费’,提高就诊效率”列入为民服务十六项举措之一。按照市卫生健康委的要求,自今年3月31日起,全市各级各类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门诊预交金的资金清算、退款。同时,自今年6月30日起,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要参考同病种前3年度实际发生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额度,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同保障类别个人自付平均水平,并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已清退门诊预交金501.68万元,入院患者平均预交金额由政策实施前的8403.68元降至7243.77元,住院预交金公示常见病种数量3319个。
为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今年市卫生健康委大力推进麻醉门诊、疼痛门诊、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扩容量”,不断夯实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共有47家医疗机构开设麻醉门诊,143家医疗机构开设疼痛门诊,69家医疗机构开设心理门诊,32家医疗机构开设睡眠门诊。全市实现各区均至少有1家医疗机构能够提供麻醉门诊、疼痛门诊、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服务,保证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诊疗服务。
今年,市卫生健康委聚焦群众“一人住院、全家受累”等民生关切,将免陪照护纳入为民服务十六项举措,推动免陪照护服务标准化、同质化、规范化发展,遴选确定15家免陪照护标杆建设医院打造“天津样板”以点带面、全域共进。截至今年10月,全市68%的三级公立医院能够提供免陪照护服务,覆盖247个病区、8812张床位,服务能力和覆盖面持续扩大。(记者 徐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