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天津移动特约播出的新华访谈,我是主持人杨哲。海河中学是一所建于1895年,跨越三个世纪的百年名校。作为百年名校,海河中学浓缩了天津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被文史专家称为"兴学沃土,教育宝地"。百年的风雨磨砺留给当代海河人无与伦比的精深与博大,而这种精深与博大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沉淀为"人文海河、生命情怀"这种独具特色和意蕴丰赡的海河文化。近年来,全体海河人担当"用心智为海河中学再创百年辉煌奠基"的使命,凝心聚力,携手共进,全力推进学校从历史名校到现代名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成果显著!今天我们直播间请到的就是海河中学的钱丽梅校长为大家解读近年来学校的特色发展。欢迎钱校长![11:28]
[主持人]钱校长,刚才我们提到了海河中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想知道,现时期,海河中学是如何将这一独特优势化解到学校的发展中和特色建设中的?[11:29]
[钱丽梅]你说的没错,这就需要我们对学校办学思想及优势或特色进行分析,进而贯彻到学校各项工作中。挖掘厚重历史内涵,追求"人本文化"是海河中学一直以来的自觉,"朴·毅·敬·诚"的校训,"进德修业"的教风形成海河中学永久的传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海河人。在不懈坚守的同时,我们结合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实践,将办学思想明确为"全面推进生命教育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将"生命教育"确定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让"生命教育"成为海河中学发展新的推动力。[11:30]
[主持人]您提到了"生命教育",猛一听感觉这个概念有些大和空泛,您能具体的解释下咱们学校如何理解和实施"生命教育"这个特色办学思想的吗?[11:31]
[钱丽梅]好的。我们理解的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激发生命活力,挖掘生命潜能,培养健全人格,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保持不断提升生命价值的进取精神。我校以此作为学生完成学业、提高素质、成就自我的基本保证,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拥有幸福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德育先行,架构生命教育活动体系。在学生教育方面,学校着眼学生的未来,围绕生命教育的特色,策划了一系列教育活动,不断丰富教育的形式,挖掘学生生命潜能,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生命价值。首先,大力实施海河学子形象工程,弘扬天津精神,开展海河学子形象标准大讨论,开展"提升学子文明素养,共建海河美好家园"的主题活动,提出学子形象要"知耻感恩、乐学养慧、健体安身、雅趣自然",并制定完整的三维形象标准,即规范形象、文化形象、学习形象,提出"生命因规范而幸福,生命因学习而卓越,生命因文化而完整"的总目标。在活动中涌现出天津市三好班集体、天津市优秀团支部高三1班等一批先进的集体典型,以及天津市三好学生马静怡、河西区十佳中学生高天等先进的个人典型,学校还评选了第三届感动海河十佳中学生。其次,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开展 "今天,我如何当好班主任"为主题的班主任论坛等活动,促进班主任全面提升, 涌现出市级优秀班主任郑放、黄今,人民满意教师赵晓晨等人,天津教育报、河西有线等媒体对我校优秀师生都给予了报道。学校还积极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举行"永恒的召唤"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在高中年级开展文化大讲堂,在初中年级举行清明祭扫英烈、文化中心的参观活动等。以"模拟法庭 律师进校园" 、疏散演练等形式开展法制安全教育;以毕业年级"音乐减压+户外放松训练"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开展国学吟诵等传统文化教育,在河西区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大赛以及国学论坛中均获得一等奖;举行大课间跑操评比、春季趣味运动会等体育活动,被评为天津市阳光体育先进学校;海韵管乐团、舞蹈、合唱、校园剧等艺术社团在天津市文艺展演中获一、二等奖。实施学生发展的"五个一工程",学生获得学科竞赛、体育、艺术、科技等各级各类比赛的奖项近千人次。[11:33]
[钱丽梅]二是着眼学生发展,构建生命课堂模式。2011年,我校积极探索"生命课堂"研究。邀请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学习理论,召开"构建生命课堂"动员大会、培训大会、听评课等。在一年的"生命课堂"构建中,"学习兴趣的激发、思维品质的提升、质疑精神的培养"已成为我校生命课堂鲜明的特点,课堂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知识学习和心智成长在同一个教育活动中完成。生命课堂构建延伸到学生课外活动中,学校将学生活动课程化,开发了六大类40多门活动课程。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多次报道,管乐团获市展演一等奖,击剑队获全国比赛一等奖。在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验收时,我校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得到专家的高度肯定,A课率高达75%。专家组一致认为我校以高水平通过现代化学校的评估验收。 [11:34]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课堂是开展和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阵地,教学是否高效、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果,您给我们解释下咱们学校的"生命课堂"呈现了那些特点?效果如何?[11:35]
[钱丽梅]高效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努力实现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以促进学生生命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而开展的人与人之间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和情感的交流活动。生命课堂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课堂;是师生在尊重与平等的氛围中全方位互动的和谐课堂;是彰显探索精神的课堂;是快乐学习体验成功的课堂。我们在学习兄弟校经验的基础上,以海河名师典型课例为依据,以学科组研究为途径,以专家指导为引领,通过层层研讨和反复论证,自下而上凝练出我校"三原则五环节"高效生命课堂教学模式:即"学案导学、自主体验、合作探究"三原则和"激趣入境、导引体验、能力提升、训练达标、拓展延伸"五个环节。[11:36]
[钱丽梅]自主体验与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要素,也是我校生命课堂必需遵循的原则,而"学案"的科学运用应是实现高效的重要载体。本模式中有一个不可以忽略的要素--学案。学案的科学有效使用贯穿各个环节。我校的学案包括导学案和训练案。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案,强调学法指导,重在"导"字,解决会学的问题;训练案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的载体,立足本节课目标,解决学会的问题。学案内容包括旧知复习、自主学习内容、合作探究内容、知能检测、思维拓展、课后作业等,还有本节课内容的知识框架图等。本教学模式以生为本、以学情为出发点,作为我校在落实学生主体性与发展性理念,建设高效生命课堂进程中的重要探索,已在初、高中各年级探索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学科已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学校总体框架下,凝练出自己学科的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过程中。现在的课堂比以前更活跃,更快乐了,用学生的话来说,现在我们上课学习更加主动,积极了,老师引领着我们探究问题,学得更深入,更加提高了效率。[11:38]
[主持人]通过您的阐述我能感觉到咱们学校课堂所呈现出的激情、活力与师生的和谐。我们都知道在课堂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刚才我们已感受到了在"生命课堂"中学生获得的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体验,那么"生命课堂"给教师能够带来什么?[11:38]
[钱丽梅]在开展"生命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楚的清楚地看到,学生特别关注教师状态、语言等,而教师对此关注度不高;教师特别关注学生的状态、课堂纪律等,学生却不以为意。通过调研发现师生密切配合,课堂氛围和谐是高效生命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 孩子们对老师的要求,更多的集中在:尊重,信任,平等,公平等教育行为上。于是我们提出高效生命课堂师生关系的三个标准:民主、平等、尊重。 形成《海河教师生命课堂八要》、《海河教师生命课堂忌语十条》,依此规范教师行为。评选"学生最喜爱的教师","感动海河十大人物",树立榜样,号召全体教师向榜样学习。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认可。[11:39]
[钱丽梅]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就向成功教师迈出了关键一步。然而高效生命课堂对教师还有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教学机智、科学有效地处理每一节课中"活"的情境,这些还需要我们不断提升。为此,我们要求老师们要在以下几点下功夫:一是树立生命教育的课堂理念;二是转变自身教学行为;三是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四是培养自我反思精神。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我们利用"关键事件是教师成功的关键要素"这一观点,不断给教师创设"关键事件"。2011年5月启动"海河名师培养工程",根据教师的个人需求和实际情况对教师进行分层次培养:海河名师、研究型教师、发展型教师,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2011年7月第四届学术年会,主题定为"生命课堂研究"。为期三天的年会,推出了五大类十五项活动:课堂展示,教育论坛,专家培训,基本功大赛,"生命课堂之我见"演讲比赛,"青年教师沙龙"等等,每位教师都有在各类活动中展示自我的机会,这些也切实成为海河教师成长的"关键事件"。我们相继建立一系列教师发展制度:"海河教师课改大讲堂"制度,常态课堂开放制度,教师发展状况每学期盘点制度,督学专家月报告、周指导制度,教师发展共同体制度,海河中学教师队伍提升实施方案等等,与此同时"海河教师读书节","海河杯大赛""典型课例微格研究"等活动也相继开展,为每位教师发展提供了最大发展平台和空间,许莉莉、李桂民、郑放、陈红、孙涛等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可以说,构建高效生命课堂以来,我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教育科研素养都在明显提升,自身价值也逐渐得到体现。[11:41]
[主持人]从您刚才的一席话语中我可以感觉到学校对打造师资队伍的重视。也确实如此,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请您介绍一下海河中学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中都有哪些举措?[11:42]
[钱丽梅]学校制定了《海河中学教师专业发展三年规划》,使教师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我校在已有特级教师5名,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1名,市级学科带头人5名,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12名的基础上,启动了"海河名师暨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经过教师自主申报和学校审批,共确定培养发展型教师56名、研究型教师34名、海河名师11名,聘请校内外专家,分层培养,分层达标,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学校连续举办五届"海河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使大多数的青年教师得到了历练和提升。学校骨干教师比例达44%以上。在河西区教师业务水平考核中,我校教师共有12人在本学科考核中取得全区第一、第二的优秀成绩,获得表彰。[11:42]
[钱丽梅]学校以科研立足校本,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科研工作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整体规划展开,引领教师开展各级课题研究和各种校本科研活动。"十一五"期间,我校完成2个国家级课题,8个市级课题,21个区级课题,出版3册教师科研论文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题研究,国家级、市区级课题参与率达60%以上,学校的科研气氛日渐浓厚。"十二五"伊始,仅市级课题申报就达20多个,参与人数达162人。同时,学校坚持"文化先导,科研领先,质量取胜、特色发展、全市领先、全国占位" 的战略,与各地50多所学校建立姊妹校关系。被命名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和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实践基地、天津市"265工程学员"培训基地以来,共接待国内50多名校长和骨干教师完成学习任务。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校长教学领导力高峰论坛"上,我校做了《传承百年历史,建设现代名校》的主题发言,介绍我校生命教育的历程和成果,受到与会领导、专家、各地校长的高度评价。[11:43]
[主持人]通过与钱校长的交谈,我们可以感觉到今日之海河中学秉承了人本管理、文化自觉的管理模式,经过百年积淀,"人文海河、生命情怀"特色日益凸显。也正是如此"生命教育"的教学模式便在这种背景下凝练而成了。海河的师生在"生命教育"的引导下和谐、平等、快乐中共同成长。感谢钱丽梅校长走进我们的直播间,更希望再有机会请您与广大网友畅谈海河中学的办学特色。感谢各位网友收看,感谢天津移动特约播出。我们下期节目再见![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