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 > 正文
2022 02/06 10:21:58来源: 今晚报

一中院“秀云调解工作室”一年化解400余件案件

2022-02-06 10:21:58    来源: 今晚报
字体:
分享到:

  2月3日,是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秀云调解工作室”成立一周年的日子。这个以该院法官张秀云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坚持以法示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调解案件700余件,成功化解400余件,累计标的额超30亿元,达到了“法、理、情”相融合的良好效果。

  “和”字入心,化解群众“心疙瘩”

  “秀云调解工作室”调解团队在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基础上,把专业深奥的法律条文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讲清楚,将法律背后蕴含的价值取向用群众能理解的“小道理”说明白,促使许多矛盾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化解于无形。

  杨某父子因抚养费纠纷对一审判决不服,双双上诉。接案后,法官考虑到该案系家庭纠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父子关系的维护,最好的办法就是促成双方友好协商解决问题。于是,法官主动联系双方当事人,深入浅出地劝说杨父,应当尽己所能为孩子创造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教育小杨,对父亲要心存感恩,遇事主动沟通、和谐相处。最终,父子二人均撤回上诉,不仅纠纷得到圆满解决,父子间的温情也得以维系。

  “巧”字在手,把握案情“开良方”

  调解团队深知,法官与当事人的谈话方式和沟通艺术,会直接影响他们对调解的态度和认可度。

  在袁某与原单位的劳动争议案件中,袁某病退多年,由于单位历经多次重组,档案遗失,导致退休待遇无法落实,为此,袁某在基层法院起诉,一审判决后又上诉。法官多次和袁某沟通,询问与案件相关的事实,了解到其目前生活困难,并积极与原单位协调,从情理上说服单位帮助袁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要将心比心。在调解过程中,法官对双方综合采取听、讲、评、劝等调解手段,分类运用主动引导法、情义融化法、利益平衡法、困难谅解法、潜移默化法等调解方法。经过反复沟通,最终双方就赔偿数额及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并履行完毕。

  “干”字扛肩,力争诉求“早兑现”

  早日拿到裁判文书,早日实现诉求,尽快解决纠纷是所有当事人的愿望。面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调解团队在深入细致梳理案情的基础上,尽量将所有待实现的权益融合“一揽子”解决。

  李某、徐某因对用人单位节日加班费等薪资计算处理意见不服,上诉至一中院。法官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基础上,多次联系双方当事人,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特别是考虑到上诉人李某、徐某的实际生活困难,在调解中尽力为劳动者争取合理利益。最终,本案以调解结案,用人单位当场将欠付的加班费、未休年假补贴等薪资一次性给付,纠纷取得圆满结果。(记者 李倩)

【责任编辑: 冯娟 】
01007009001000000000000001111752112833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