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法治 社会 独家 视觉 视频 滨海 舆论 经济 房产 汽车 生活 文化 企业 服务 健康
天津 > 正文

近800公里的跨省“护心”接力

2021年10月07日 11:13:12 来源: 天津日报

        10月5日,一颗来自近800公里外郑州的心脏,在滨海新区成功移植到唐山患者刘先生体内,重新跳动。刘先生的“新生”,来自心怀大爱的器官捐献者及其亲属,来自郑州、天津两地医护人员的通力协作,来自社会各界携手展开的生命接力。

        10月4日,找到匹配心脏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的刘先生今年虽然只有39岁,但早在10多年前就被诊断为全心功能衰竭,无数次在唐山、北京、天津多所大型医院辗转就诊、住院。近一年来,症状越发严重,刘先生经常感觉心慌伴有极度呼吸困难,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根本无法平躺睡觉,夜间阵发性发作更让他难耐,药物治疗效果差,病情总是反复加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只有心脏移植才能有效解决他的病痛。

        今年9月,刘先生在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简称泰心医院)边接受治疗边等待心脏移植。该院院长刘晓程教授带领心外血管各系统医护人员,为刘先生做好心脏移植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0月4日,该院从器官获取组织官网上得到消息,郑州一名器官捐献者的心脏与刘先生匹配。泰心医院立即响应,分秒必争!

        制定“高铁+高速”方案 精确到分钟

        一般情况下,心脏安全的离体冷缺血时间为6个小时内。对于本次跨省换“心”来说,转运环节显得尤为关键。相隔近800公里的郑州、天津两地间没有民航飞机,最快的一班高铁──从广州发出的G306也需要3小时7分钟,才能到达距医院近60公里的天津西站。

        泰心医院的医护团队根据导航软件和高铁线路时刻表,将路线演算精确到分钟,最终确定采取“高铁+高速公路”的组合交通方式转运供体。

        大家兵分两路,一路由泰心医院心外科、麻醉科、手术室专家组成的“护心小分队”火速集结,赶赴郑州评估、获取供心。另外一路留守泰心医院大本营,提前进行术前准备并取出刘先生坏掉的心脏。

        10月5日,争分夺秒跨省“护心”

        开往天津的G306从郑州东站发车的时间是10月5日16时41分,郑州当地医院和泰心医院“护心小分队”的专家根据这个时间倒排流程,取出供心。为减少心肌损耗,保护心肌细胞,“护心小分队”立即对心脏进行心肌液保护灌注,放入冰沙中存储,于15时46分乘早已安排好的救护车离开医院,一路驰骋,比预计时间提前10分钟抵达郑州东站。

        郑州、天津两地高铁工作人员均为“护心小分队”开通了快速绿色通道,携手进行供心的“生命接力”。当晚,南方大暴雨迫使多趟高铁降速运行,而载有供心的G306却提前2分钟,在19时46分抵达天津西站。在各方努力下,“护心小分队”从高铁进站到出站上车,仅用3分多钟。

        时间就是生命。返回泰心医院途中,天津交警总队统一指挥,滨海支队警车全程带道护送,红桥、河北、河东、东丽、高速、开发区交警支队均在沿途部署警力,全力保障转运通道的畅通。原本至少需要1小时的路程,在所有人的通力协作下,载有供心的救护车在风雨中风驰电掣,不到40分钟,就抵达泰心医院!

        10月5日20时27分,没有丝毫耽搁,手术室内,医疗团队早已为刘先生做好术前准备。供心抵达的第一时间,医护人员对其进行修剪,精心调整到与患者相匹配的尺寸。刘晓程教授亲自主刀,带领医疗团队进行心脏移植手术。5个小时后,移植手术顺利完成,供心在刘先生的胸腔内重新跳动起来!

        目前,刘先生生命体征平稳,正在ICU接受进一步观察。(徐杨)

[责任编辑: 张博 ] [责任编辑: 张博 ]
敬请关注手机新华网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01007009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