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法治 社会 独家 视觉 视频 滨海 舆论 经济 房产 汽车 生活 文化 企业 服务 健康
天津 > 正文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第三届红叶季

2021年10月18日 10:52:1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10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秋风吹落,片片红叶飘荡在澄心池上,红叶、碧水与斑斓锦鲤相映成辉。10月17日,“秋愿·2021第三届红叶季”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吸引了广大师生前来打卡。

  在“写给明天的自己”活动区域,三座“心愿台”立在澄心池畔,摆着笔和彩墨。据介绍,领取了精美的心愿卡之后,学生们可以在此写下自己未来几年的期许、愿望、向往,装进信封。心愿卡的副券恰好是一枚“红叶”,可以剪下来,当场穿上丝带或流苏,做成书签。三个不同颜色的信箱,分别标着2022年、2023年、2024年这三个年份,想把信寄给哪一年的自己,就投进哪个信箱。到了那一年的红叶季,便可以凭借“红叶”副券,取回自己的信。

  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表示,“写给明天的自己”将成为今后每一届红叶季的常规活动,“这个浪漫的行为,不仅能帮助青年学子们留住时光带给自己的一份充满情感的纪念,还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人文教育,能够不断启发他们对自我和人生的追求、认识及感悟。”冯骥才说。

  活动中,广大师生还可以欣赏由学子们自发表演的中外诗文朗诵、吉他弹唱、口琴笛子演奏、弦乐四重奏等,也可以在一面“红叶诗墙”停留驻足,欣赏今年红叶季征集的摄影和诗歌作品。

  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受聘天津大学之后,除科研教学之外,他还将大自然“请”进校园。学院大楼1300多平方米的墙面上爬满青藤,庭院中树木花草自由生长,澄心池内的锦鲤自在悠游。每逢秋天,满墙青藤转红,颇为壮观。为了能让更多师生享受到这大自然的馈赠,2019年学院举办了首届红叶季。

[责任编辑: 李培 ] [责任编辑: 李培 ]
敬请关注手机新华网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华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新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新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01007009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