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期间,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和市监委、市“两院”领导同志看望出席会议的市政协委员,并参加界别联组讨论,与委员面对面、心贴心、谋良策、议发展。委员们一条条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饱含着心系天津发展的赤诚之心,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胸怀“国之大者”的时代之责。新时代的政协委员用实际行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进程中贡献着智慧和力量。本期大会专版摘登部分委员发言。
坚持稳中求进
提升经济发展实力
加快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
市政协委员马虎兆建议:
一是建设标志性先进制造集群。开展中国信创谷、合成生物谷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发挥天津轻工业老品牌集聚优势,建设时尚服饰、特色食品等千亿级新型消费产业集群;培育北方声谷、细胞谷等百亿级未来产业集群。
二是建设全国制造科学和研发中心。整合我市高校院所优势资源建设“制造科学海河实验室”,建设细分领域引领性新型研发机构,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企业研究院,争建国家技术转移(北方中心),推动“北京研发+天津制造”。
三是打造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通过联合重组、平台化衍生、引进集聚、龙头科研机构催生、传统企业转型“五个一批”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制造+用户”“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平台+制造”“产业电商+制造”“总承包+制造”推动产业链协同。
四是加强政府引导。建立行政区间合作和利益分享机制,加强跨区项目指导协调,构建“产业大脑”;制定创新产品政府首购订购办法和目录;振兴有历史底蕴的品牌,焕发“天津牌”美好记忆。
支持多式联运示范项目申报
市政协委员张荣华建议:
一是创新货运物流服务产品。推进社会运力资源整合,打造“运力池”,利用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施运输全过程管控,不断加强业务流程和进销项发票的精细化管理,鼓励企业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
二是加强监督,降低事故率和意外损失。通过运用平台技术手段,实现有效监管,降低运输业务事故率;通过平台提供保险服务,降低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
三是加强运输资源信息整合。指导企业通过货源组织、车辆整合,建立高效的车货匹配信息,缩短运输链条,提高运输效率;通过资源整合实现降本增效,收益最大化,并建立合作共赢的机制。
加强“老字号”保护和发展
市政协委员李家琦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支持力度。组建相关职能部门,为“老字号”企业提供服务,引导企业传承与创新,帮助企业做好发展规划,为企业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
二是加强品牌保护。加强对“老字号”品牌的商标监督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犯品牌商标权益的行为。完善品牌商标、手工制作技艺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逐步将符合条件的“老字号”品牌手工制作技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挖掘、总结“老字号”品牌的历史背景,讲好品牌故事。
三是加强原址保护。在城市规划、建设、改造中,充分考虑“老字号”店铺原址原貌的保护,必须动迁的,选择适宜发展的地段妥善安置,严格落实补偿规定。鼓励“老字号”企业聚集式发展,为老字号企业保护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构建我市新能源产业倍增发展体系
市政协委员刘金泉建议:
一是统筹区域经济与新能源产业发展。市内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研发、数字能源、服务等细分产业链。其他区域结合自身特点,统筹项目发展与用电增量问题,加大光伏、风电、电网投资力度,加快农光、渔光、畜光互补项目发展。
二是推进新能源产业规模化发展。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制定新能源汽车整车发展产业链支撑目标。增强充电桩、光伏支架等产业链厚度。提高循环经济产业规模。加快建设固废处置绿色工厂。
三是发挥资源集聚和创新效应。加大政策引导和金融创新,为各类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产业建设绿色通道。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无供暖补贴的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发展,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发挥北交所对天津中小企业支持作用
市政协委员毛寒松建议:
一是加大对上市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考核力度。建立上市后备资源挖掘培育工作机制,对优质企业早发现、早培育。完善现有市区两级上市协调机制,落实绿色通道服务。强化考核激励,将服务支持辖区内企业上市全周期的工作成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考核内容。
二是发挥区域性股权市场作用。指导我市区域性股权市场打造中小微企业培育孵化平台,设立“专精特新板”,提升服务中小企业、挖掘和培育上市后备资源能力。
三是利用我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集聚优势。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搭建私募股权基金和企业、项目对接平台,增进私募股权基金对我市企业的投资力度,推动产业发展。
四是加强宣传力度,营造上市氛围。加大对北交所上市的宣传力度,创新活动形式,激发更多企业上市发展意愿。
坚持人民至上 倾力办好民生实事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市政协委员穆红建议:
一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作用。配置心理卫生教师,设置心理咨询室,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直接指导。利用家长会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家长和学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利用在校课后托管时间,开设青少年身心健康课程。
二是开展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关注教师心理健康,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讲座培训,提高教师疏导化解学生问题的能力。
三是积极发挥家庭和社区教育的作用。家长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合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及时纠正不良习惯。社区要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真实案例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加强青少年急救教育
市政协委员谭小月建议:
一是设立专门机构。成立天津市学校急救教育办公室,由市教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组成工作组,负责策划、组织、落实我市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
二是建设急救教育教学实验室和虚拟教研室。在急救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急救教育实验室,针对校园常见的紧急救护、创伤救护、意外伤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方面开展实验教学研究。组建急救教育虚拟教研室,开展课程建设,编写课程教材并积累教学经验。
三是设立急救教育科普基地。依托急救教育实验室建设急救教育科普基地。组建学生应急救护社团并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通过将急救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培训、实践以及服务社会的应急救护教育体系。
加快推进智慧养老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杨洁建议:
一是数据共享,提高为老服务工作水平。制定大数据管理标准,实施大数据开放与共享细则。加快推进“老龄人口数据库”与“津治通”“银发”智能服务平台的对接,提高基层人员为老服务工作效率和水平。将政务大数据共享工作和数据解读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建立开放的评价机制,督促检查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工作的落实。
二是制定智慧养老标准规范。建立三级联动机制,结合智慧社区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展终端和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水平评测,协同制定我市智慧养老服务标准规范。
三是推动适老化改造,提升老年人智能化体验。完善天津市智能养老服务平台,搭建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网络,推动智慧养老与医养康养深度融合。开展App适老化水平评测,加强监管力度,严禁企业利用适老化改造损害老年人合法权益。
加快推进老年教育数字化发展
市政协委员李川勇建议:
一是开拓线上教育新模式。制定《老年教育数字化发展规划》,明确老年教育的具体管理机构和多方协作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加大专项投入力度,以“在线教育”引领学习需求。
二是推动老年教育数字化发展。依托“老年远程教育网”打造我市老年大学云课堂和数字化学习体验基地;依托云电视服务平台和文化教育服务平台,打造数字化老年教育联盟,开发整合老年教育资源,培育老年教育数字化精品课程;促进院校及相关机构向老年人开放数字教育资源;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老年教育。
三是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动员更多年轻人参与到老年教育志愿服务中来,利用老年课堂开展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建立社区互助学习点,对线上学习相关操作开展学习培训。
推动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委员黄琦建议:
一是发展运游结合客运业态。围绕京津冀地区旅游资源,打造运游结合精品站点,引导优质客运企业全面进驻旅游集散中心。构建我市运游结合发展联盟,引导企业间业务合作,整合客运资源,打造“车票+门票+酒店”等“一站式”服务产品。
二是发展全程物流模式。围绕天津港、空港、临港等经济区打造物流战略发展新格局,鼓励货运企业开展全程物流服务,打造开放、安全、稳定的物流供应体系,推进全程物流服务系统建设。
三是发展城市配送行业。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区域、配送时间。打造一体化城市配送体系,加速发展集约化配送模式,加快冷链集配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高效物流配送。
四是发展智慧交通产业。引导先进科学技术赋能交通运输领域,促使交通运输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推动网络货运建设,实现汽车后市场等交通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推动整体产业链智能化升级。
修订完善《天津市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管理办法》
市政协委员穆强建议:
一是明确执法主体,细化法律责任。将民族宗教、市场监管等部门纳入《管理办法》执法主体,明确相关部门在清真食品监管中的职责分工,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二是完善正面条款,制定处罚细则。完善相关条款细则,明确违反《管理办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处罚方式及罚款金额。严格审核把关生产经营清真食品的单位或个人资质,对出现违反规定行为的,责令限期整改,甚至取消经营资质。
三是将互联网等新兴业态纳入管理范围。针对清真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外卖配送、电子商务经营等新型业态增设条款,明确监管部门,细化监管举措,严格规定经营资质和经营规范,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地带。
坚持生态优先
科学推进“双碳”工作
深化碳市场建设,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市政协委员卫红梅建议:
一是推动自愿减排项目进入碳市场。支持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参与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创新碳产品,制定碳产品管理、核算、应用相关政策,推动自愿减排项目进入碳市场参与抵扣履约,增加纳入行业和企业,让更多经济主体进入碳市场。设立全国甲烷、CCUS、NCS等特色交易中心,扩大碳市场规模。
二是引导机构、个人投资者参与碳市场交易。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开放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入场,抢占碳市场资源,提升碳市场活跃度。探索配额有偿发放,设立天津市碳排放交易基金,用于支持天津碳市场建设和碳减排重点项目。
三是启动用能权和排污权交易。做好“碳、能、污”三个交易市场的体制机制设计,形成完善的协同配合机制,助力双碳工作。
四是启动天津碳普惠创新中心建设。制定碳普惠相关管理办法,搭建全民参与低碳的实践平台。建立碳普惠制度,推动公众碳普惠积分及生态碳汇形成碳资产进行交易,组织开展大型活动碳中和,拓宽应用场景;推动天津市碳普惠创新中心挂牌,承接全市碳普惠工作和与碳交易相关的国内、国际合作项目。
推动产业技术革新,实现“双碳”目标
市政协委员邱庭彪建议:
一是加强新能源汽车研发。推动研究机构及企业研发团队与澳门相关科研机构优势互补,共同研发与推广相关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的质量和规格。推动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化。
二是加强绿色港口建设。以绿色港口建设为核心,加快“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港口的建设进程,停止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集疏港,实现港作船舶全部使用岸电以及来津靠港船舶全部使用低硫燃油。
三是深化燃料供给。拓宽天然气上游供应渠道,确保天然气持续稳定供给,努力推动降低天然气与其他各类能源之间的成本差距,引导用户选用天然气作为燃料,逐步减少、取代化石燃料,降低大气污染。
坚持守正创新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弘扬“中华诗教”精神,打造天津文化名片
市政协委员黄沛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依托高校、出版单位,抓好系列优秀产品开发,开展“中华诗教”文化内容产业示范平台建设,出版相关丛书和电子音像读物,构建线上学习平台,打响“中华诗教”文化品牌。
二是加强学校教育。推动“诗教”理念融入中小学思政及美育教育中,在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诗词讲解比赛,为优秀作品提供展示平台,形成以“诗教”为核心的生命教育思政课体系。
三是推动社会共建。建立校、企、社会联动的公益文化平台机制,探索共同富裕路径下企业服务社会文化建设的新路径。由政府主导,高校、媒体、企业联动支持,在社会开展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传播与创意创业活动。
四是打造天津文化名片。以古典诗词研究为切入点,建立与天津文化相关联的文化研究院,举办国际化、高层次文化活动,丰富天津城市文化形象维度和深度。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
市政协委员赵玉喜建议:
一是建立乡村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制定乡村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建立服务保障机制,确保乡村文化扶植项目开展和专项文化产品开发。
二是加强乡村文化服务队伍建设。落实乡村公共文化机构的人员编制,采取“区聘乡管村用”方式配备工作人员。加大乡村文化服务队伍培训力度。
三是提升乡村文化服务设施效能。整合优势资源,以文化服务站为依托,打造乡村文化合作社示范点。加快数字农家书屋等项目建设,满足农民多元文化需求。加大乡村文化设施运行情况检查力度,保证文化设施正常运转。
四是挖掘地方特色乡村文化。依托我市海河文化等积极发展文化旅游活动,以文化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五是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建立数字展览馆,通过矩阵全景、虚拟游览等方式展出特色文化。开展短视频征集大赛,通过网络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宣传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