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 > 正文
2023 02/27 09:44:39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春到京津冀

2023-02-27 09:44:39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字体:
分享到:

  2月25日早9点,渤海之滨的天津,4摄氏度的气温中,黄色的蜡梅花已经绽放枝头。和暖的阳光下,来自京津冀三地政界、学界的上百人齐聚天津礼堂,参加当地主办的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研讨会,为延续9年的“春天故事”继续贡献智慧。

  “京津冀协同发展9年来成效明显,三地围绕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正在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之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马建堂说。

  “9年间,京津冀协同发展经历了从谋篇布局的基础阶段,到爬坡过坎的推进阶段,再到如今向更高水平走深走实阶段的不断迈进。”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说。

  “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需要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支撑,建议聚焦‘数字’‘汽车’‘材料’三大领域抓紧谋划布局,奋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河北经贸大学副校长武义青说。

  ……

  与会嘉宾讨论火热,对这片热土充满了信心。然而,如同早春二月温暖正式来临之前会有春寒料峭,京津冀三地也曾一度处于无序竞争的寒冷之中。

  “断头路”充斥、产业布局无序、雾霾锁城、百姓生活差距大……这些现实的问题,在记者10多年前的采访中屡见不鲜——从天津去石家庄,没有高铁直达,最快的方式是从北京换乘;世界吞吐量排名前15的港口有8个集中在环渤海地区,结构性产能过剩;一有蓝天白云就会刷爆京津冀的“朋友圈”;分别嫁到京冀交界处两个村庄的亲姐俩生活形同天壤……

  2014年2月26日,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如同一声春雷,为这片2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带来了春天的火热。

  交通、生态、产业三个先行领域率先突破。“断头路”逐渐消失,津保铁路、京津城际延长线、京唐城际、京滨城际北段等建成通车,“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建设;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的北京对蓝天白云不再“欣喜若狂”;三地产业协作、协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2022年,天津吸引京冀投资额1989.4亿元,河北承接京津转入单位4395个,“北京原始创新、天津研发转化、河北推广应用”的精准分工成为现实。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体制逐渐理顺。2014年8月,天津港集团与河北港口集团共同组建渤海津冀港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16年,天津港集团与唐山港集团合资组建津唐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河北港口从无序竞争走向竞合。2015年5月,旗下有众多机场的河北机场集团正式纳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管理,京津冀三地主要机场步入了统一管理、一体化运营的历史新阶段。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果不断惠及民生。2022年,京津冀异地就医医保门诊联网直接结算覆盖天津医院数量增至1146家,天津办理京津冀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超3万人次,转移保险基金总额12.1亿元,京津冀在医疗、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合作不断增加。

  ……

  走过9年,又是在春回大地的2月,京津冀党政代表团密集互访——2月15日,天津市党政代表团赴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学习考察;16日,天津市党政代表团赴河北雄安新区学习考察;20日,河北省党政代表团赴北京证券交易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学习考察。

  “唱好京津‘双城记’”“切实推动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共同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取得新成效”等,成为三地之间交流的高频语句、共同愿景和工作重点。

  以天津为例,2023年以来,天津提出了今后五年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治津思路——“十项行动”,其中第一项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将立足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牵牢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续写京津“双城记”新篇章,全力服务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深度融入世界级城市群发展。

  25日中午12点,天津的室外温度已近10摄氏度,天津礼堂内,3小时的热烈研讨告一段落,主持人用“意犹未尽”形容了当时的氛围,并希望各位与会专家今后继续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一场研讨会落下了帷幕,拥有1亿人口的京津冀站在了协同发展9周年的新起点上,走进又一个春天。 (记者李鲲)

【责任编辑: 金鑫 】
010070090010000000000000011117531129399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