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又到了缅怀、祭扫已逝亲人的日子。记者采访中发现,到天津寝园及北仓公墓的汽车排起了长龙,而天津市烈士陵园却显得冷冷清清,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详细内容>>>
又到清明。捧一怀鲜花散入大海,让哀思逐浪;掬一抔清泉洒向苍柏,任悲情随风——半个世纪的殡葬改革使陈旧的祭祀风俗发生着巨变,海葬、树葬、草坪葬正为人们逐渐接受,网上祭奠、手机短信祭奠等新型祭祀方式也带来了一阵文明丧葬的新风... 详细内容>>>
截至目前,大部分市民群众仍选择骨灰存放的方式祭奠亡者。据统计,市第一、第二,第三殡仪馆及天津寝园等处的骨灰存放区域,存放着28万具骨灰。据悉,这28万具骨灰所占用的空间,相当于占地 300多平方米的20多层高楼... 详细内容>>>
没有香烛纸钱,没有鞭炮鼓乐,清明节前的一天,天津市退休工人张女士将一束鲜花捧放在一株苍翠蜀柏旁的卧碑上。几个月前,她为故去的父母选择了“树葬”,并将他们的骨灰埋葬在这棵蜀柏的下面... 详细内容>>>
清明节即将来临,记者采访了市殡葬管理部门,该部门向市民介绍了本市各个殡仪服务单位及骨灰公墓、海葬、树葬的有关情况... 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