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普通大学生,成长为比武考核赛场上成绩优秀的消防员,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物华道消防救援站团支部书记、副站长熊政,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从此,他年年参加比武考核,年年取得不俗成绩。他是训练场上的“拼命三郎”,救援场中的“逆行者”,队站建设中的“智多星”。
训练场上补短板 日积月累终成王
“那时候不知道消防是什么样的,加入后才知道这是个既要体力又要脑力的职业,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年龄到身体条件都不突出,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跨过体能关。”瘦瘦高高的熊政,在消防历练了几年后,胳膊上已经能看到肌肉块。
从此以后,只要遇到练不好的科目,他就向能手请教,日复一日训练的生活,虽然过得波澜不惊,却是量变的积累。不到半年,熊政不仅体能提升了一大截,而且各个科目也都熟练掌握。在2019年总队执勤岗位练兵比武赛场上,已经能看到熊政矫健的身影。“纵深灭火”“负重十楼”“400米疏散物资”等个人和操法集体科目上,熊政和队友们连续几年取得好名次,用奖杯和奖状证明了自己的努力和实力。
救援场上冲在前 胆大心细化险为夷
灭火救援是消防员这个职业的重要组成。在基层消防站的这几年,熊政参与的灭火救援已经不下百次。在刚刚下队不久的一次火灾增援中,熊政和队友们就经历了一次考验。那是北辰区的一个垃圾场起火,熊政所在的物华道消防救援站是增援队,负责最末端一个角落的灭火。为了保证安全,他首先带领一名队员进行侦察,并和消防员们一起冲进了垃圾场灭火。这场灭火救援从当天晚上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中午,熊政在一线坚持了十几个小时。在物华道消防员的记忆中,只要是熊政带队参与的灭火救援,他都是冲在前,有危险一起承担,并把前期侦察中的发现,及时分享给消防员们,提醒他们应该注意什么。
消防员的日常除了面对无情的水火,更多的时候是救人于危难。胆大心细的熊政带着人情味的解救,总能让危难中的人感受到温暖。2021年夏季,一名中年男子因遭遇家庭和事业的变故要轻生,带队出警的熊政来到了男子骑坐的15楼窗口,坐在楼梯上跟其聊起了天,两个人聊了1个多小时,从家庭聊到工作,让男子的情绪逐渐稳定并打消了轻生的念头。后来俩人还互相加了联系方式,在熊政的鼓励下,男子先是尝试找了一份临时工,后来又找到了正式工作。直到2022年春季,男子的生活步入了正轨,熊政才不再与其联系。
日常管理上有创新 凝心聚力显成效
物华道消防救援站连年在队站管理等方面成为先进,这与站里量化各种考核任务,以及在管理方面不断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副站长,熊政主要负责队员管理。他将各项考核全部进行了量化并分解成了具体的条数,从早晨起床开始,每个细节和步骤都在量化考核中,只要完成了即会得到相应的分数。而在考核别人的同时,熊政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别人做到的,他首先做到。他的模范带头,更是让每一名队员都自觉向他看齐,使得队站管理每一天都井然有序,自觉按照行为规范作息生活形成了习惯。
拿到接力棒 赓续优秀基因
优秀的团队能培养出优秀的人,优秀的人能带出优秀的团队。团队和个人的双向奔赴,就能携带优秀基因,形成优秀传统。目前物华道消防救援站有消防队员37人,其中党员24人,团员13人,35周岁以下青年占比97.3%。熊政所在的团支部是一支实实在在有才能、能吃苦、讲服务的青年队伍。
2014年6月,时任副队长的张凯得知辖区一家脑瘫康复中心有很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庭。从此以后,他们把康复中心确定为消防站的社会志愿服务基地,义务做卫生,和孩子们一起过节,给他们包饺子,向他们讲述灭火救援故事和消防知识,陪他们一起做康复训练。为了让这些特殊的孩子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物华道消防救援站策划了一系列关爱帮扶活动。在青年们的帮助下,孩子们不仅亲手摸到消防员叔叔平时用的器材,更成功登上举高消防车,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如今,对脑瘫儿童的关爱行动已经持续9年,累计帮扶40余名脑瘫患儿。
消防工作职业化,消防员也大都是青年人。为了让更多青年人走进消防,理解消防这个职业,物华道消防救援站团支部创新“沉浸式”消防课堂体验活动,揭开百姓印象中的最后“一层纱”。消防站积极创新队站开放模式,举办“消防体验24小时”活动,邀请大学生、企业职工走进消防站,开展“沉浸式”教学体验,培养参训人员消防安全常识和基本技能,体验消防员一日生活制度。同时,队站与天津市共青团希望工程办公室构建“希望工程实训教育基地”,义务为外来务工群众子女提供爱国教育和消防培训。
多年来,物华道消防救援站在全体青年的努力下,1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4次被天津消防总队评为“基层基础建设标兵单位”,11次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3次被评为“卫生管理先进集体”,2次被评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3次被评为“党员先锋队”、1次被评为“党员先锋岗示范单位”。站党支部4次被评为总队“先进基层党组织”,站团支部6次被评为“五四红旗团支部”,2015-2016年度被市局评为“天津市公安系统局级青年文明号”,2017-2018年度被评为天津市“青年文明号”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