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孟昭丽书写“百字福”。
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春节风俗。那么红火喜庆的福字有多少种写法?福字演变以及蕴含在其中的民俗文化又有哪些?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印社副社长孟昭丽和非遗研究专家、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马知遥等专家学者。
福字写法百余种
孟昭丽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期间她用毛笔书写了十多张“百字福”,赠送给亲朋好友,表达新春祝福。记者看到,在她书写的一张“百字福”上包含了用楷、隶、篆、行、草、甲骨文等写法书写的100多个福字,显示出福字的演化过程,记录了汉字的历史。
为使更多人了解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关注并研究古文字的孟昭丽经常以趣谈的方式开展讲座。据她介绍,北京恭王府福字碑号称“天下第一福源”,即“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这个福字是康熙御笔,其字形窄而狭长,民间称之为“长瘦(寿)福”。此福字右半部正好是王羲之“寿”字的写法,成为现存历代墨宝中唯一把福、寿写在一起的福字,被民间称为“福中有寿,福寿双全”。这个福字在写法上暗含“子、田、才、寿、福”5种字形,寓意“多子、多田、多才、多寿、多福”。从书法的角度看,将多个字合为一体却流畅自然已属罕见,更为珍稀的是这也是世上惟一“五福合一”“福寿合一”的福字。
民俗文化有讲究
“福字的起源很有意思,在甲骨文中福字为双手举酒祭天的象形文字,意思是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保佑。”马知遥向记者介绍,“古代祭祀是为求得上天或神的保佑,祭祀后把祭品分别送人,叫致福、归福。”
传说中,贴福字的习俗在周朝时就已经有了。而倒贴福字,在中国也有很久的历史和很多传说。传说之一是朱元璋让人贴福字,有一家人因为不认识字而把福字贴倒了,于是朱元璋大怒,这时皇后说“这样倒着贴是指‘福到了’”,那家人因而不但免了罪还得到了赏赐。
在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的习俗主要集中在家中的一些物件上。一是水缸和土箱子(垃圾箱),因为这两样物件要经常把里面的东西倒出来,为了避讳把福气倒掉,于是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二是屋内的柜子,柜子是存放东西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寓意福气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福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马知遥说,“福”乃“福、禄、寿、喜、财、吉”六大吉祥之首,“求福、纳福、惜福、祝福”是各种文化现象的概括和代表。“福”又分为“五福”,《尚书·洪范》中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把福的形式和内容具体化了,福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含义不是物质上的满足,主要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说文解字注》中说“福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之谓福”,即福是事事顺利的意思。(记者 吕献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