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主持开发的直径50mm英标螺纹钢,填补了国内生产空白;
她组织的棒材产品参加冶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和冶金产品实物质量评价,捧回多个“卓越”和“金杯”大奖;
四切分、强穿水、轻穿水、组态成分设计、性能命中率……一个个生硬的专业字眼,一个个行业技术难点,被她逐个攻破;
她精益求精,对螺纹钢穿水轧制优化的关键部位孔型系统进行攻关,分析制定出10大技术要点,使螺纹钢平均日产提高一倍。
这个遇到困难从未退缩、更不言苦的钢铁女工,就是新天钢集团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刘桂华。
作为技术带头人,刘桂华每天“钉”在生产第一线,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熔铸每一吨钢材。新设备,别人不敢动,她凭着装机调试时向外方专家取来的“经”,对意大利进口达涅利轧辊冷却集束管和QTB控冷系统以及轧制工艺进行创新改造与优化,使日产量增加20%—30%。新材料,没人懂应用,她熬了几个通宵查阅资料,在精轧机组试用钢基轧辊和加硼高速钢轧辊,使作业率提高3倍。新工艺,没有现成的参照,她奔赴全国十几个企业对标学习,用第一手材料加上自己研究的“料理”,以普碳钢代替低合金钢,采用轧后余热淬火,生产出的高强度英标螺纹钢全部出口,盈利的同时节约成本8000多万元。三十年来,她毫无保留,归纳总结的技术要点、工艺诀窍有几十本、十几万字,教出的徒弟都已成为重点岗位的技术骨干。
爱钻研、肯吃苦的刘桂华自2003年起获得了诸多荣誉,“这些荣誉对我来说是一种责任”。对于自己和团队研发出来的新产品、突破的新技术如数家珍,但面对荣誉加身,刘桂华的回答十分朴实。在2010年获评全国劳模后,她并没有高居办公室,而是继续“钉”在一线。2010年,刘桂华带领团队将国外的高强螺纹钢三切分轧制工艺改造为四切分轧制工艺,却出现了新的难题,一天只能生产100多支。她在现场蹲了三天三夜才发现并解决了问题。问题解决后,效率陡然提升了十倍,日产1000多支。通过后续的多项完善措施,自2015年以来累计生产的200多万吨出口高强螺纹钢没发生过一起性能质量异议。“发现问题必须解决问题”,这就是刘桂华一朝为劳模,一生都要践行的劳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