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陆空看新质生产力|“盘活”的楼宇

    正如这些承载着历史的机床得以新生,天津也正在“唤醒”闲置存量资源,使它们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创新载体。天津盘活毗邻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的8栋楼宇,建立科创核心区,高水平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

  • 海陆空看新质生产力|穿梭在“云端”

    近年来,天津通过加强国家级创新平台、海河实验室等科研力量建设,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壮大一批科技领军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实现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 “暖新巢”托起奋进梦

    记者近年来多次采访新就业群体,每次问他们有什么期盼,住房问题总是“高频词”。

  • 民俗老街迎来“开年红”

    新春伊始,天津古文化街喜气洋洋,人潮涌动。600多米长的主街上,民俗表演轮番登场,相声茶馆座无虚席,老字号店铺内游客络绎不绝……老街洋溢“文化味”,消费市场“热气”腾腾。

  • 车站里听归途心声

    春节假期结束,全国各地迎来返程客流高峰。记者来到天津站,采访多位旅客,聆听他们的故事与新年期待。

  • “文博游”新年掀热潮

    春节期间,“乙巳华章——蛇年生肖文物与艺术精品展”在天津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 当老小区“邂逅”新年新变……

    今年春节,家住天津市滨海新区北仑里小区的老人孙全喜心里“倍儿美”。

  • 寒冬守海疆 新春保“气”忙

    春节假期期间,渤海湾海域气温大幅下降。在这寒冷的环境中,渤中19-6气田却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温暖的灯光照亮了这片“海上油气城”。

  • 新春灯会点亮“夜经济”

    赏花灯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连日来,天津多个景点商圈纷纷推出新春灯会,年味儿十足!流光溢彩的花灯下,实景演艺、非遗体验、文创市集等精彩纷呈,聚拢了人气和商气,激发夜间消费新活力。

  • 冰雪经济点燃冬天里的“一把火”

    眼下,正值春节假期期间,冰雪旅游火热。激发冰雪经济活力,打造多种冰雪旅游新模式、新玩法,也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 一家特殊烘焙屋的新年

    2025年1月,一项关于7岁至17岁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的团体标准正式实施,标志着相关群体的政策保障再添砖瓦。

  • 春节假期,“铁路卫士”的夜间八小时这样度过……

    为了保障铁路顺利运行,一批“守夜人”仍在与铁轨站台相伴,凌晨也在加班加点,守护旅客的平安。

  • 反诈战线春节不打烊

    蛇年大年初二一早,天津市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接警平台工作区,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

  • 送你一张照片|机场顶风踏雪机务人的一天

    春运期间,各地机场迎来较大客流。在每架飞机起飞和降落后,有一个特殊的工种“机务”,他们像飞机的“健康医生”,排除故障、检修维护,用技术和责任守护航班安全运行。

  • 移民管理警察老闫的“六十大寿”

    “老闫,六十大寿快乐啊!”蛇年大年初一这天,天津边检总站东港边检站执勤一队民警闫新科,迎来了自己60岁的生日。

  • 当永音法鼓遇上中国年

    “90后”的吴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杨家庄永音法鼓第八代传承人。春节前夕,他带领杨家庄永音法鼓老会进行了封箱演出。

  • 引航员:值守“水上国门”

    大年初一早上,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阖家团圆的喜庆氛围时,在天津港引航拖轮协同智控中心,值班员范起瑞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 千年古镇的新年新韵

    新春佳节,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千年古镇杨柳青一派热闹景象。“杨柳焕新金蛇舞 古韵今章入画来”——杨柳青古镇迎春主题活动日前拉开帷幕,浓浓年味扑面而来。

  • 送你一张照片:和电力工人一起体验“别样”灯展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天津春节市民活动津彩大灯会现场。国网天津城西供电公司南开供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马英乔、杨阔在天津市水西公园灯展现场进行巡视,对相关线路与设备开展检测,为春节期间用电安全保驾护航。记者用“送你一张照片”的形式,记录他们的春节坚守。

  • 家电企业“智造”升级促消费

    近期,全国范围内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电子产品的购新补贴政策相继落地,掀起了一股新的消费品补贴热潮。

  • 光影间的乡村新篇|破茧重生:受灾乡村暖意融融

    春节前夕,记者来到了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一派喜气洋洋的热闹景象。

  • 千年古镇的新年新韵

    夜幕降临,记者驱车来到京杭大运河南运河畔的千年古镇杨柳青,各类商铺鳞次栉比,灯光美轮美奂,好不热闹。

  • 追大集的人

    蓟州山区的民间大集散落在各处,开集的日子按照农历的个位数来排列,即“逢一”“逢二”“逢三”……这不是什么时间密码,却显示了古老民俗传统中“连接”和“延续”的意味。

  • “00后”女乘警千里护送南来北往春运路

    在北京铁路公安局天津公安处乘警支队,有一支由23名平均年龄27岁女乘警组成的“京沪高铁女子乘警队”。

  • 风雪中守护春运的青年班组

    寒潮来袭,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供电段供电维修车间组织应急抢险人员上岗待命,在雪后对铁道上方的接触网运行状态进行巡视,确保春运期间供电设备安全运行。

  • 天津:留学生感受春节民俗

    1月26日,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50多名留学生参加“书香钟书阁·共赏中国年”来华留学生春节文化体验活动。留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特色民俗,感受中国春节的独特魅力。

  • “地下动脉”的守夜人

    铁路接触网是高铁运行的主要动力来源。罗明祥所在的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供电段天津高铁车间,主要负责天津铁路枢纽高铁供电设备的维护。

  • 微纪录片|“慢火车”里的温暖坚守

    王玲是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客运段津成车队列车员。工作26年来,她始终坚守在“绿皮车”上,见证了春运变化和乘务服务的精细改变。

  • 文旅新探丨“过年的画”何以又新

    年味渐浓,大运河畔千年古镇杨柳青的一间画坊里,年逾古稀的霍庆有正聚精会神地彩绘一幅“过年的画”。这是他耗时4个月专为蛇年设计的新年画作品《金蛇纳福》。

  • 春运“话痨”班长

    春节日益临近,一趟趟列车载满归乡旅客。回家,是每个游子心中最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