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2021—2022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在省级综合得分排名中,天津自贸试验区排名第三,这也是天津自贸试验区连续三年进入前三。
作为北方自贸试验区的开创者和领跑者,天津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积极发挥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如今,天津自贸试验区围绕制度创新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在开展“首创性”“集成性”改革创新等方面持续加速,以更高站位、更大魄力深耕制度创新试验田,筑就改革开放新高地。
耕好制度创新试验田
诞生于深化改革关键时期的天津自贸试验区,在改革创新的滋养下先行先试,持续推进集制度、产业、区域于一体的系统创新,不断推动自贸政策外溢,并在多个领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截至目前,《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和《进一步深化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落地实施取得实效,自主实施的109项创新发展任务已完成85项,累计实施544项制度创新措施,累计向全国复制推广38项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占国家层面集中复制推广经验的18.6%。自行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5批次共118项,创新实践案例7个,金融专项创新案例114个……一组组数据佐证着这里的试验成果。
与此同时,随着各项制度创新的落地,天津自贸试验区发展持续向好。截至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累计近8万户。其中,引进各类外商投资企业4000家左右,注册资本(金)近万亿元,已经成为天津外商投资的重要聚集地。天津自贸试验区用占全市1%的土地,吸引了占全市5%左右的市场主体、25%的外商投资企业、约40%的实际利用外资额,贡献了14%左右的税收收入。
天津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实施租赁SPV公司注销“白名单”、“最简告知承诺”审批、“拿地即开工”等举措;在48个行业实行“一企一证”综合改革,精简合并申报审批流程60%以上;实施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同时,天津自贸试验区加强商事法律服务。挂牌运行北方首家自贸试验区法院,推出“2+N”自贸司法服务直通车,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建设全领域全链条“调、裁、审”一体化法治平台。
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氛围,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蓬勃发展。
“六箭齐发”加速赋能
“眼下,天津自贸试验区正立足战略定位和区位特色优势,积极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在‘六大自由’方面寻求新的突破,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围绕投资自由,天津自贸试验区将推动形成更加开放透明的投资管理制度。建立更加开放透明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实现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建立自贸区跨境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吸纳50余家海内外投促组织、专业服务机构和金融企业,在跨境资金融、贷、投、管等领域形成完整的服务链条;推进境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3亿美元以下项目由核准改为备案,全面推行对外投资“无纸化一日办结”备案模式。
围绕贸易自由,天津自贸试验区推出与国际接轨的贸易监管制度安排,推动新型贸易业态加快发展。实施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100多项通关监管创新措施,建成高水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汽车平行进口实现新突破,2021年天津口岸进口平行车辆数超2.5万辆,全国占比达60%以上;保税维修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建成亚太地区重要的航空制造维修基地;跨境电商发展提速增效,集聚阿里巴巴智慧物流中心等龙头项目,打造跨境电商进出口双向海港口岸;离岸贸易创新发展,推出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开展新型离岸贸易的“滨海模式”并完成首单业务。
在运输自由方面,天津自贸试验区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推动高端航运产业聚集,打造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重要交汇点。以航运产业为例,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已吸引中远海、招商局等国内航运巨头重点布局船舶运输公司、海事服务公司、航运基金公司、集装箱租赁公司,并打造国内首个市场化船舶和航运经营管理创新平台,逐步形成集航运金融、航运交易、船舶运输、船舶供应等于一体的航运物流全产业链。
金融创新是天津自贸试验区的一大亮点。在金融自由方面,天津自贸试验区不断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完成全国首笔跨境人民币保理业务;创造了30余种针对在岸、离岸、跨境等不同应用场景的飞机租赁模式;全国首创“数字仓库+可信仓单+质押融资+大宗商品市场+场外风险管理”五位一体供应链金融创新体系;发布全国首个《企业ESG评价指南(试行版)》……一个个全国首单、首创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落地,蓬勃发展。
围绕人员自由,天津自贸试验区打造国际化人才特区,强化吸引海外人才。发布《天津自贸试验区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经办指南》,海外人才出入境、停居留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外籍高层次人才申办永居审批时间由原先的180天缩短至90天,进一步放宽外国人才永居申请条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实施引研引智引才25项措施,对引进人才给予最高1200万元的工作生活补贴,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的经费资助。
跨境数据流动正成为新型全球化的重要内容。记者了解到,围绕数据安全有序流动,天津自贸试验区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据介绍,天津自贸试验区已开展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试点,已建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一批企业利用该通道积极拓展创新业务。天津自贸试验区积极推动建设国家超算中心数据产业化联动创新示范基地,发起成立天河产业母基金,打通数据产业化堵点痛点,探索数据产业化创新。
据介绍,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加快对外开放高地建设,逐步建成要素流动自由、开放功能健全、营商环境优异、创新动能强劲、辐射作用突出的世界一流自由贸易园区。(记者 张广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