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清明及寒食节的日期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间(581至907年),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因此,清明节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 详细内容 ::
:::::::::::: 清明习俗 ::::::::::::
- 清明荡秋千源于民间劳作
- 4日清明 扫墓祭祖
- 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诗词亦留芳
- 清明节作为节日已有2500多年历史
- 清明插柳习俗源于三种说法
- 古人清明放风筝:放走晦气,消灾解难
- 清明拔河:这一古老运动源于军队训练
- 清明插柳习俗 专家细说来源
- 清明前一天为寒食 从晋国开始延续多个朝代
- 清明踏青:又称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
清明节
清明节戴柳插柳的来历
蹴鞠:古代流行的春季运动
踏青是清明节主要活动之一
扫墓祭祖是清明主要的活动
24节气中清明的诗歌最多
清明:荡秋千象征过得美好
清明放飞风筝
津城10景区三天共接待中外游客61.67万人次
连日来,津城风和日丽,春意盎然,市旅游局开展的“百万游客春游天津活动”高潮迭起,捷报频传。据对天津市10大景点统计显示,清明节小长假期间,共接待中外游客61.67 万人次,旅游收入747.81 万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详细内容::
- 阻力重重,解读"生态葬"的边缘化困境
- 清明小长假外埠大学生玩转津城
- 京津高铁带双城生活实现消费休闲等资源共享
- 鲜花祭奠很文明 滥用塑料纸包装却不妥
- 天津:清明假期迎来旅游小高峰
- 海河岸边感受异国文化
- 缅怀罹难同胞 遥祭家乡亲人
- 天津:清明节祭扫现“井喷” 60万人数创新高
文明祭祀
-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接受和参与网络祭祀
- 让蔚蓝大海寄托哀思
- 天津公安消防部门提醒谨防"清明时节火纷纷"
- 2千余名天津市民参加集体共祭文明扫墓活动
- 天津市永安公墓多种方式倡导“无烟清明”
- “价廉物美”能助生态殡葬走出“瓶颈”
- 清明请您"无烟祭扫" 试点街道取消焚烧箱
- 天津将全面推广“绿色殡葬”
- 植树葬近千人共寄哀思
动物园踏青游园会 稀世名犬集体亮相
天津动物园举办以“伴着春的旋律走进鸟语花香的世界”为主题的首届踏青游园会。
::详细内容::
- 天津:踏青旅游掀高潮 景区游客明显增多
- 清明小长假出游"红绿配" 赏花踏青 缅怀先烈
- 清明时节 春游踏青
- 天津:今年清明小长假 短线游仍然唱"主角"
- 佳节放风筝 春光好踏青
- 天津市部分旅行社适时推出“踏青祭祖”专线
- 4月津城旅游 价格全面回升
- 动物园踏青游园会 4月4日至6日举行
交通出行
天津站再开踏青扫墓列车车次
清明节即将来临,记者从铁路天津站了解到,为了迎接清明踏青扫墓出行高峰,天津站在前期开设多趟列车的基础上...
- 陵园祭先烈可乘哪些公交车
- 清明祭扫“地铁+公交”很省时
- 应对高峰 第一殡仪馆临时交管
- 28日起扫墓高峰通行停车指南
- 清明祭扫便民 汉榆路放行六天
- 611、607路公交通往天福陵园
- 铁路4月1日调图 出行有新变化
- 今年扫墓专线有变化
- 天津西站月底暂不动迁
- 熟悉最新路况 方便祭扫出行
- 两路24日起限行 开车注意绕行
- 清明踏青谨防花粉症引起过敏
- 42条公交清明专线3月28日开通
- 清明祭扫通行停车指南
- 祭扫高峰 四条措施保路畅
- 清明节天津部分路段车辆限行
- 清明节扫墓梨双路限行
- 公交清明节前仍开扫墓专线
政策法规
-
天津丧葬费及丧葬补助费今年上调
-
殡葬管理条例
-
三部门联合下发文件规范外国人在华死亡程序
-
民政部办公厅印发2009年清明节工作方案
-
民政部禁止利用骨灰存放设施进行不正当营销活动
专题回顾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华社及新华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频道电话:022-23678092
频道信箱:tjxinhua@xinhuanet.com
均为新华通讯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XINHUA NEWS AG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