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阳光洒在金黄的稻穗上,微风拂过,稻浪起伏。沿着田埂缓缓走进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小站稻种植示范田,脚下的泥土透着温热,稻香扑面而来,这里即将迎来小站稻的丰收。
如何评价一碗好饭?从吃得饱、吃得好到吃得有营养、吃得健康,随着市场需求多元变化,近年来,一些高端优质米、功能米逐渐端上百姓餐桌。我国科研人员通过生物技术改良稻米功能特性进行精确育种,培育出一批兼顾口感与品质,提升营养价值和健康价值的稻米新品种。
秋风漫过津南大地,53亩巨型稻田画在小站镇会馆村的田野间铺展——紫、黄、绿等五色秧苗勾勒出“上合回家 相约天津”的动人图景,两只稻穗缠绕的手象征合作,远航的货轮诉说港口风情,万里长城的轮廓里藏着文化自信。
金秋10月,天津市滨海新区太平镇的田野间,连片葫芦地迎来丰收,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也正于此间悄然铺展。
这个国庆假期,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汇爱农庄的农作物陆续成熟。挖红薯、收玉米……在这片由8个孤独症和心智障碍者家庭共同发起打造的“星孩农场”,几位孤独症青年的“小长假”满载着收获的喜悦。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将于10月17—19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
2025年天津市“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23日在北辰区西堤头镇曙光水镇举行。
活动现场进行了丰收农品展示、农趣体验等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感受丰收的欢庆氛围。
此次活动通过“主题地铁+直播+市集”的创新形式,整合三地农业资源,不仅为农交会预热造势,更搭建了三地农产品品牌推广、产销对接的重要平台。
9月20日,在天津市小白楼音乐厅外广场,“丰收号”地铁模型成为市民驻足拍照的焦点。农交会主题地铁发车暨“舌尖上的京津冀”农产品直播活动在这里举办。
近日,天津市宁河区岳龙镇的甘薯地里,红瑶甘薯喜获丰收。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记录下薯农们“丰收的表情”。
金秋九月,丰收的脚步走进千家万户。临近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天津宁河区岳龙镇,红薯地里已经忙得热火朝天。
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活动(村跑)天津宝坻站14日在天津市宝坻区周良街道开跑,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的3000余名跑步爱好者和农民运动员参与。
13日晚,天津市宝坻“潮白河·渔生态小镇”核心区小辛码头村流光溢彩,一场为来自全国的村跑爱好者加油助威的“村晚”在此举行。
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天津市主会场活动将于23日在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曙光水镇启幕,111场活动贯穿城乡,农民从“观看者”变为“讲述者”“卖货郎”,力争把丰收节办成“开放式市场”。
秋日,稻浪翻涌,脚步飞扬。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活动(村跑)天津宝坻站将于9月14日火热开跑。这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场融合乡村之美、物产之丰、文化之韵的沉浸式体验。
9月8日,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办,津南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承办的“津农精品”媒体荟暨农交会、丰收节吹风会在津南区月桥文化仓举行。
小站稻育种全国领先、沙窝萝卜新品种上架电商平台、岳龙红甘薯远销东南亚……面对农业“体量小、规模不大”的天然短板,天津独辟蹊径,探索出一条“小而精”的品牌发展之路。
宝坻新安的辣椒红遍大地、静海王口的炒货香飘百年、宁河岳龙的红瑶甘薯甜透田垄……如今,这些带着泥土气息和烟火温度的“小镇味道”正跨越山海,从淳朴乡间走向国际餐桌,在全球味觉版图上留下属于天津的记忆。
跟着来自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田间管理师们,三步量株高、一眼判叶龄。大数据建模,水肥一体精准施肥浇灌、无人机监测……在已进入“田管期”即将喜获丰收的玉米地里,都有哪些科技助农的门道?
天津人艺的演员刘纪铭和万毅夫带上了天津快板,和大家穿上跑鞋,一起“土”潮出圈,和美乡村等你来刷屏!9月14日,冲!
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活动(村跑)天津宝坻站将于9月14日举办。目前,报名通道已正式开启。
“现在不出村就能把花椒卖了,太方便了!”今年70岁的李振常来自天津市蓟州区白涧镇庄果峪村。刚把今天新摘的花椒卖到村里伏花椒基地的他,笑得合不拢嘴。
盛夏时节,天津市津南区安平顺达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加工车间里,石磨机组嗡嗡作响,金黄的麦粒在碾磨中化作雪白的面粉,麦香弥漫。
7月22日上午,天津市蓟州区农家院民宿厨艺大赛暨“寻芳探伏 山野清旅”穿芳峪镇伏羊节启动仪式在青龙脊旅游度假区举行。经过6个涉旅乡镇的推选,共有18家农家院民宿参加比赛。
京津冀三地农业部门在此联合发布区域休闲农业资源整合计划,天津携特色鲜明的“硬核”农文旅产品惊艳亮相。
在6月14日举行的第二届宝坻大蒜丰收节暨宝坻区私域电商优质农产品选品会上,今年58岁的蒜农尹义笑得合不拢嘴。他家今年的新蒜刚刚采收一周多时间,已经卖出近9万元。
津粤农业品牌发展对话活动13日在天津举办,来自津粤两地的农业农村部门和品牌企业等的嘉宾共同领略了一场“津派智慧”与“粤式魔法”双向奔赴的思想盛宴。本次活动以“新思路·新品牌”为主题,旨在深化津粤农业品牌交流合作,共促天津农业品牌化、精品化发展。
6月11日,以“发展农机新质生产力 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天津市2025年“三夏”机械化生产现场推动会在滨海新区小王庄镇举办。
今年6月6日是第十一个“全国放鱼日”,当天,以“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2025年“全国放鱼日”天津渤海湾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滨海新区中心渔港举行。
在天津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的水稻育秧基地,新栽种的一排排种苗长势喜人。于福安蹲在地头,细细查看。
夏日炎炎,在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试验基地,正值黄瓜选种期,57岁的韩毅科起早贪黑、汗流浃背,几乎“扎”在了黄瓜地里。从数以千计的育种材料里优中选优,是这位黄瓜育种专家乐此不疲的事业。
废弃滑雪场变身“老少咸宜”的田间“迪士尼”,运河畔古镇靠沉浸式“夜经济”单日引客破万,通过“上新”“跨界”的破圈逻辑,天津正解锁乡村旅游新赛道。
初夏时节,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大沙沃村的菜园里,翠绿的番茄挂在藤蔓上,一片生机勃勃。老谢站在菜园旁,脸上洋溢着喜悦。
在天津月桥文化仓,中式礼堂内红绸轻扬,伴随着喜庆的鼓乐,一对新人携手走过红毯。礼堂外不远处,开放式戏楼传来阵阵戏曲唱腔。
立夏后,走进天津市武清区梅厂镇南任庄村,田野满目葱茏。秧苗长势喜人,随风轻摆。
天津市西青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志平走进《300秒看家乡》节目,带领观众一起感受西青区深厚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体验天津国际化大都市新城区的活力风采。
29日,天津市“兵地融合”肉牛育肥项目签约暨启动仪式在北辰区举行。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北辰区政府、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新疆中新建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25日,天津市西青区举办来西青·创青“村”高校青年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启动仪式。
暮春时节的津沽大地,现代农业图景在机械轰鸣与数字跃动中徐徐展开。
全国首个以农村集体存量资产盘活为主题的推介会10日在天津市静海区举行。活动旨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探索更多新鲜经验,助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当提及萨克斯,你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什么?是管乐团奏响时华丽震撼的奏鸣,还是肯尼·基用它吹奏出撩人心弦的《回家》?
近日,天津市西青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志平做客《300秒看家乡》栏目,为观众介绍西青——这座千年文脉与时代脉搏共振的魅力之城,感受“崇文尚武蕴风华,古今交融耀西青”。
三地将围绕产业、科技、市场三方面加强协同协作,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落地见效。
近日,位于京津冀三地交界的天津市蓟州区大岭后村进入“桃花季”,吸引了不少京津冀周边踏春的游客及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
近日,天津市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走进《300秒看家乡》节目,带领观众共同畅享湿地美景、品味美食天堂!
几十年来,在周新亮、陈方林等一批开拓者的引领下,崔黄口镇的地毯“织”出了名气,走出了国门。
绿苗轻语,诉说着播种的喜悦;牛羊成群,吟唱着田野的牧歌;车间内机器轰鸣,奏响金色的生产序曲。天津农业“三头三尾”的生动发展实践,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近年来,天津市宁河区岳龙镇红瑶甘薯以其优良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在市场中备受青睐,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名片”。
今年42岁的白晓慧是天津水产研究所病害育种科负责人,扎根在水产育种和病害防治一线十余年,在实验室和鱼池间探寻淡水水产抗病高产的科技“密码”。